正文 第1章 《鬼穀子》誕生(1 / 1)

一、言論自由:催生《鬼穀子》

縱橫家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最為入世,也是對當時的國家政治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家。他們既是卓越的說客和謀士,又是各個國家關係的潤滑劑。他們通過“合眾以攻一強,事一強以攻眾弱”的縱橫之術,以平民寒士之身,躋身於廟堂之中,影響眾多諸侯國的治國方略。他們懂大局、善揣摩、通機變、長謀略、勇決斷,無所不出、無所不入,把各個諸侯國,像棋子一樣玩弄於股掌之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左右著國家之間是血戰不休,還是握手言歡。他們一言可以平定戰亂,數言可以安撫天下。所以史人評價他們“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一策而退敵兵,數語而安天下”,“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

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複相士。”

景春有一次對孟子說:“公孫衍和張儀豈不為大丈夫乎,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他們兩個一旦發怒的時候,天下諸侯的小腿肚都會打哆嗦;他們兩個如果安居在家了,就天下太平了。這就是“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

最典型的一個故事是鬼穀子的弟子蘇秦幫燕王奪回十城。

蘇秦見齊王,再拜,俯而慶,仰而吊。齊王曰:“是何慶吊相隨之速也?”蘇秦曰:“臣聞饑人所以饑而不食烏喙者,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今燕雖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強秦為仇。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強秦敝其後,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烏喙之類也。”齊王愀然變色曰:“然則奈何?”蘇秦曰:“臣聞古之善製事者,轉禍為福,因敗為功。大王誠能聽臣計,即歸燕之十城。燕無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歸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謂棄仇讎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莫敢不聽。是王以虛辭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業也。”王曰:“善。”於是乃歸燕之十城。

——《史記·蘇秦列傳第九》

齊國派了數萬人馬用了很長時間把燕國的十個城池奪走了,老燕王一命嗚呼,氣死了。新燕王登基之後,對丟失的十個城池耿耿於懷。於是蘇秦對燕王說:“大王,我願意到齊國去,說服齊王歸還我們的十個城池。”

蘇秦見了齊王,先鞠躬,第一句話是“恭喜齊王”。

齊王:“我何喜之有啊?”

蘇秦:“大王多得了十個城池,國土麵積增加了,這不是可喜可賀的事嗎?

齊王:“言之有理。”

蘇秦:“悲哉!齊王。”

齊王:“哎!剛剛還祝賀我,現在怎麼又可悲了呢?”

蘇秦:“當一個人肚子餓的時候,有東西吃當然可喜可賀,但如果吃到肚子裏以後發現是毒藥,那不就變得可悲了嗎?”

齊王:“你說的什麼意思啊?”

蘇秦:“請問君上,現在齊國稱霸天下的時機到了嗎?”

齊王:“現在還沒有。”

蘇秦:“如果是羽翼未豐就不能高飛,實力未存不可圖霸。如果您的實力沒到,稱霸的野心就讓天下知道了,結果會好嗎?現在秦國把它的公主嫁給了燕王,你奪了燕國的十個城池。燕國日夜想著複仇,而秦國不會坐視不管的。你還沒有稱霸的時候就得罪兩個大國,結果多麼可怕。”

齊王:“哎呀!蘇先生趕快教我,我該怎麼辦啊?”

蘇秦:“如果一個人發現吃到肚子裏的是毒藥,他還想活命會怎麼做?”

齊王:“那把他吃到肚裏的食物吐出來就行了。”

蘇秦:“大王你知道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