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我便將書信收入袖中,走出了房間,準備將他們幾個給叫醒。因為他們都入睡未深,所以很快便聚集到了我的房間裏。
我抽出信紙,往桌上一放,說道:“你們看看吧,有大事發生了!”
他們三個人聽過之後,一臉的不解,王選率先將信拾起,一邊看一邊讀道:“聖人出閣,已至宣府。這是什麼意思啊?沒頭沒尾的,讓人費解。”
“聖人?”蘇紫楊疑惑地問道:“哪個聖人?是朱聖人還是孔聖人?”
我搖搖頭,覺得他們一時也不可能猜到,畢竟他們並不認得趙大人的筆跡。我也不想再拐彎抹角,於是便道:“都不是,這信上所指的聖人,不是別人,而是當今的聖上。”
“什麼?”王選吃了一驚,把我的話給複述了一遍,道:“信中指的聖人是當今的聖上?”
我點了點頭,不容置疑地回答道:“沒錯,就是當今的聖上!”
王選得到了確認,這才微微點頭,然後就不再說話了,轉而看向了我想等我發話。
蘇紫楊倒是絲毫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所在,隻是把嘴一撅,喃喃道:“這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他愛上哪便上哪,難不成還要向你杜大人彙報不成?”
“傻丫頭,你懂什麼!”我一口便將她給搪塞了回去。
蘇紫楊顯然有些不服氣,略有些不滿,道:“難道我說錯了,這天下不是朱家的天下?”她顯然覺得自己十分在理。
一旁的諸葛烺終於發話了,他笑著說道:“蘇姑娘,你說的沒錯,這天下的確是朱家的天下。”
“那不就對了嗎?”
“可是。”諸葛烺話鋒一轉,收起了剛才的笑容,略帶嚴肅地說道:“即使這是皇帝自家的天下,他也很少會出京。”
“為什麼?”蘇紫楊問道。
諸葛烺解釋道:“皇帝離京,出遊各地,隻會是勞民傷財,增加百姓的負擔罷了。蘇姑娘,你想想,這皇帝一旦出巡,必然是前擁後簇,隨從者成百上千,有護衛,有侍從,還有大臣等等,這麼多的人,就算每天隻吃三餐,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更何況皇帝聖駕所到之處,當地的官員們為了阿諛奉承,一定會竭盡所能地討好皇帝和他的隨從,日日進獻美食佳肴,奇珍異寶等,這些巨大的銀兩花費從哪裏來?這些官員們當然不會自掏腰包,虧空的銀兩最後還是要算到老百姓的頭上。”
蘇紫楊聽得出神,不由得點點頭,表示讚同。
諸葛烺繼續說道:“所以說,聖明的君主,是不會輕易出巡的,否則將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動蕩。曆史上不懂得這個道理的君王太多了,像秦始皇,像隋煬帝,他們都出遊各地,或為彰顯自己的威嚴,或為滿足個人的喜好,最終的結果隻是亡國滅族罷了。”
蘇紫楊開口道:“諸葛先生,我知道了。”
我對諸葛烺的一番談論十分讚同,他的想法雖然與我不同,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老百姓的身上,不過卻是合情合理。
我開口說道:“不過,照現在這個情況看來,皇帝是獨自到的宣府,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前往,應該隻帶了為數不多的隨從。”
我這麼說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從我們離開京師到現在,不過是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當時皇上還在京師,這麼說來,他離開京城的時間應該比我們要稍晚一些。
從京城到宣府,即便是星夜兼程,也要八天左右的時間,可謂是相當遙遠的路途了。而皇帝現在已經到達宣府,如若帶上眾多隨從,少不了車馬輜重,所以不可能這麼快就到達宣府的。
再者,如果皇帝真的帶上大規模的隊伍巡遊宣府,也算得上是一件驚動天下的大事了,全天下都會口耳相傳,我們就不可能不知道。
還有,依照時間推算,皇上應該是前幾日才剛到的宣府。而趙大人接到消息,再書信通知我,也需幾日時間,這麼說來,皇帝到達宣府的時間應該更早一些。所以,我敢斷定,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皇帝就能到達宣府,一定是隻帶了少數隨從,快馬加鞭,直奔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