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這種不計較得失,不苛求回報的平常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平常心,就是既能不甘人後、壓倒一切,又能虛懷若穀、大度包容,麵對各種紛爭,以從容平淡的心態麵對。
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冠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持了平常的心態。的確,在競技場上保持平常心態,就能使競技者超水平發揮,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在工作中更是這樣,隻有保持平常心,我們才能保證自己高質量地完成工作。
實際上,很多人並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所打敗,而是敗給自己無法掌控的心態。在現實工作中,在激烈的競爭形勢與強烈的成功欲望的雙重壓力下,從業者往往會出現焦慮、歡喜、急躁、慌亂、失落、頹廢、茫然、百無聊賴等困擾工作的情緒,這種情緒一齊發作,常常會讓人喪失對自身的定位,變得無所適從,從而大大影響了個人能力的發揮,使自己的工作效
能大打折扣。
古人雲:“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誌。”不管我們身在何種職場,隻要能夠遠離浮躁,常保一顆平常心,就能夠超越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人。
對一名優秀員工來說,保持一顆平常心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好處:
第一,平常心可以讓人更容易接近。
工作與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張揚自我,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替自己的言行做各種粉飾。尤其利祿、得失之心較重的人,更喜歡處處顯得自己比別人強。這樣的人是讓別人很難接近的。保持平常心的人是不會有上述特征的。他們那種寵辱不驚,真誠待人的態度更讓人樂意接近。優秀的人需要平常心,就像是平凡的人需要進取心一樣——一個人的性格要偏激,很容易;要寡淡,也很容易。真正難的,就是這樣自洽、互補的通達圓融。
第二,擁有一顆平常心,可以讓你更好地認識自己。
擁有平常心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我,把自己的內心從身體中分隔出來,再從外界仔細地審視。能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更無私地了解自己。這樣做的人很少會犯錯誤,他們更清楚自己的特長是什麼,又有哪些缺點,自然不會受偏見的左右。
第三,擁有平常心可以提高你的領導效能。
居於領導地位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缺點,同時讓部屬知道,並請大家糾正自己的不足。領導者不是完美無缺的,正如每位部屬也並非全知全能一樣。也許領導者的缺點會比部屬少一點,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瑕的人。
第四,擁有平常心可以更好地擺脫憂慮。
憂慮引發的疾病要比生理上的疾病多。有些醫生指出,醫院裏一半以上病人的毛病都是憂慮引起的,或者因憂慮加重了病情。其實很多事情發生以後,我們才會發現過去所憂慮的事兒真是小題大做、荒謬可笑。很多憂慮隻是為了瑣碎小事,幾個小時後,我們就會奇怪當時怎麼會那麼不痛快。其實隻要心平氣和,就不會為瑣碎小事煩憂。
第五,擁有平常心,可以讓你正確地對待錯過的東西。
一位哲學家說過:“過去是一張透支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未到期的期票,隻有今天才是現金,是最值得珍惜的。” 抱怨不能改變過去,不如重新開始。
憂慮未來就是浪費今天的精力。精神的壓力、神經的疲憊及為未來憂慮會讓你跌入失敗的深淵。保持一顆平常心可以讓你正確地看待錯過的東西,更積極、有效地開展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