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行動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辦法將那些銷售數字提高。這是必須采取的措施。你的營業額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來。你可能需要來一次廉價大清倉,好買進一些新穎的貨色,或者重新布置櫃台的陳列,你的銷售員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熱忱。我並不能準確指出提高營業額的方法,但是總會有方法的。最好能私下與你的商品部經理商談。他也許正打算把你開除,但假如你告訴他你的構想,並征求他的忠告,他一定會給你一些時間去進行。隻要他們知道你能找出解決之道,他們是不會做劃不來的事換掉你的。”
史華茲博士繼續說:“還要使你的助理打起精神,你自己也不能再像個快淹死的人,要讓你四周的人都知道你還活得好好的。”
這時他的眼神又露出勇氣。
然後他問道:“你剛才說有兩項行動,第二項是什麼呢?”
“第二項行動是為了保險起見,去留意更好的工作機會。我並不認為在你采取肯定的改善行動,提升銷售額後,工作還會不保。但是騎驢找馬,比失業了再找工作容易十倍。”
沒過多久,這位一度遭受挫折的經理打電話給史華茲博士。
“我們上次談過以後,我就努力去改變。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改變我的銷售員。我以前都是一周開一次會,現在是每天早上開一次,我真的使他們又充滿了幹勁,大概是看我有心改革,他們也願意更努力。
“成果當然也出現了。我們上周的營業額比去年高很多,而且比所有其他部門的平均業績也好很多。”
“喔,順便提一下,”他繼續說,“還有個好消息,我們談過以後,我就得到兩個工作機會。當然我很高興,但我都回絕了,因為這裏的一切又變得十分美好。”
現實中“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在少數。行動能使人走向成功,似乎人人都知道,但當人們麵對現實時,往往會猶豫不決,畏縮不前。這種恐懼的心理會摧毀我們的自信,關閉我們的潛能,束縛我們的手腳。許多事情的難度,都由於我們的猶豫和搖擺加大了。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難,隻要我們馬上去做,就可能產生出乎意料的結果。
2004年夏天,傑克·韋爾奇在北京與中國工商界精英對話中寫下了一句經典名言。當時,有一位中國企業家問:“我們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但為什麼我們與你們的差距卻那麼大?”傑克·韋爾奇一字一句地回答道:“你們知道了,但是我們做到了。”英國文學家、曆史學家狄斯累利曾經說過:“行動不一定就帶來快樂,但沒有行動則肯定沒有快樂。”
的確,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內心產生恐懼時,唯有行動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隻想不做,隻能使你貽誤時機,與成功擦肩而過。所以,優秀的員工要想徹底地解決問題,要想做出業績,就要消除懈怠,敢想更要敢去做,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
“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但卻忙不到點子上
在企業裏,我們經常看到一群“螞蟻型”的員工,他們天天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甚至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地忙碌工作。但是他們的忙碌卻沒有為企業創造出任何價值。不信,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有一個人要在客廳裏釘一幅油畫,請鄰居來幫忙。油畫已經在牆上扶好,正準備釘釘子,鄰居說:“這樣不好,最好釘兩個木塊,把畫掛在上麵。”這個人覺得鄰居的意見有道理,就請他幫著去找木塊。木塊很快找來了。正要釘,鄰居說:“等一等,木塊有點大,最好能鋸掉一點。”於是便四處去找鋸子。找來鋸子,才鋸了兩下,鄰居又說:“不行,這鋸子太鈍了,該磨一磨。”這個人家裏正好有一把銼刀,就把銼刀拿來了,卻又發現銼刀沒有把柄。為了給銼刀安裝把柄,這個人去附近的一個灌木叢裏尋找小樹。要砍下小樹時,他又發現他的那把鏽跡斑斑的斧頭實在不能用了。他又找來磨刀石磨斧頭,可以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須得製作幾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條。為此他又去尋找一位木匠。然而,這一走,就再也沒見他回來。下午鄰居再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街上,幫助木匠從五金用品商店裏往外抬一台笨重的電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