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規律,是泡沬終究要破滅(4)(2 / 3)

次貸危機引起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增長普遍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而這其中最主要是對中國出口產生了不利的影響。2007年,由於美國和歐洲的進口需求疲軟,我國月度出口增長率已從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國次貸危機造成我國出口增長率下降,一方麵將引起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同時,由於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小於勞動力的供給,將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增加。

最後,次貸危機將大大加劇我國的資本市場風險和彙率風險。

為應對次貸危機造成的負麵影響,美國采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彙率政策。美元大幅貶值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彙率風險。目前中國的外彙儲備已經從超過19萬億美元減少到189萬億美元,美元貶值10%-20%的存量損失是巨大的。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加速流向我國尋找避風港,將加劇我國資本市場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中國房地產行業就出現了更多的投機行為。大量熱錢的湧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化。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必須予以重視,從源頭上遏製房價過快上漲,防止房地產泡沫持續惡化給中國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勞倫斯魔咒砸中迪拜

迪拜,在人們心目中,一度是奢華的代名詞。

它是阿聯酋第二大酋長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內灣的咽喉地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重要的貿易港,素有“海灣明珠”的美稱。迪拜的經濟實力也很強,在阿聯酋排名第二,僅次於阿布紮比,集中了阿聯酋約70%的非石油貿易,被譽為阿聯酋的“貿易之都”。

1959年,拉希德·本·賽義德·阿勒馬克圖姆酋長根據心中描繪的夢想景象在小漁村上建造起迪拜城。如今,他的幼子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酋長成為了這裏的統治者。他接過父親的衣缽,融入了自己高聳雲端的夢想,將迪拜打造成為夢幻之城。迪拜擁有眾多世界標誌性建築: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級酒店、世界上最大的室內滑雪場、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然而,如今迪拜在人們口中被談論的焦點卻是它的債務危機。2009年11月25日,迪拜財政部宣布將延緩償還債務6個月,以便其國有企業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房地產分支棕櫚島集團進行重組。

此時,迪拜的標誌性建築、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迪拜塔的建設也接近了尾聲。這不免讓人們聯想到勞倫斯魔咒一十年前,德國經濟學家勞倫斯發現世界最高樓的建設總是與商業周期的劇烈波動密切相關,最後他將經濟危機與摩天大廈的建成聯係到了一起,總結出“摩天大樓指數”一“摩天大樓立項之時,乃是經濟過熱之日;而摩天大樓建成之日,即是經濟衰退之時”。

此語貌似駭人聽聞,但實際上,縱覽人類近100年的發展史,“摩天大樓指數”驗證的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用這個指數去驗證1999年前發生的經濟事件,會發現它靈驗無比一1908年至1909年,紐約新加大廈和都會人壽大廈先後落成,期間金融危機席卷全美,數百家中小銀行倒閉;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華爾街40號大廈、克萊斯勒大廈、帝國大廈相繼落成,期間紐約股市一瀉千裏,並引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1973到1975年,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芝加哥西爾斯大廈再奪全球最高榮譽,後發生石油危機,美元狂跌,全球經濟再次陷入衰退;1997年吉隆坡雙子塔樓取代了西爾斯大廈的最高記錄,而亞洲金融危機也正肆虐一時。

顯然,這個指數表明的是摩天大樓建成後和市場(包括股市)的衰退有某種隱蔽的聯係,而非用來論證摩天大樓“引發”經濟危機的某種可能性。有人感慨,如果勞倫斯把“摩天大樓指數”推出時間提早到1997年前的話,很可能馬來西亞人會重新考慮雙子塔的修建。莫非迪拜塔也逃不過它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