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後記(1 / 1)

我國正處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社會突發事件的頻發及危害性使得公共危機管理越來越引起我國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筆者在20個世紀90年代開始危機管理問題的研究,2004年主持了浙江省重大招標課題“應對社會突發事件的預警機製、應急機製及責任機製研究”並受到浙江省社科規劃辦的資助。2006年初,餘瀟楓、何文炯、米紅、楊翠迎等教授與我共同商討撰寫公共危機管理的係列著作,並由我負責組織《公共危機管理通論》的撰寫工作。後楊翠迎教授因調任上海財經大學而遺憾沒有繼續參與。

在本著作的寫作過程中,非傳統安全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方向受到學院和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2006年11月我校成立了以餘瀟楓教授為主任的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非傳統安全管理與公共危機管理成為我校多學科交叉的重要研究方向,並於近年內發表了一批重要成果。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我作為學校湯永謙教育基金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交流,由於佛羅裏達州是美國颶風等自然災害頻發之地,與我國浙江等東南沿海省市有相似之處,於是通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藍誌勇教授的幫助,聯係了在中佛羅裏達大學從事公共危機管理和政府績效管理領域的研究工作。在中佛羅裏達大學,我多次受邀赴劉國才教授的宴請,在學校辦公室和劉國才教授的寓所,與劉國才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還做了相關主題的講座。在此,對浙江大學湯永謙教育基金會、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藍誌勇教授以及中佛羅裏達大學劉國才教授的支持和幫助深表感謝。在美國期間,我還遊曆了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對美國公共危機管理工作有了直接的認識。2008年4月,經過2年多的努力,我們終於完成了此書初稿,此後還進行了多次討論和修改。在書稿的修改過程中,浙江省人事廳培訓教育處傅七寶處長、倪建海副處長等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並得到了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姚先國教授、副院長陳勁教授、院務委員會副主任陳國權教授等學院領導和教師的關心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公共危機管理通論》是我們各位作者集體合作和智慧的結晶。本書由我負責總體思路和寫作大綱,並進行統稿,在此過程中,我與餘瀟楓教授就總體思路和大綱進行了多次討論和修改。書稿的具體寫作分工如下:第一章公共危機管理概述由胡稅根撰寫,第二章風險評估與公共危機管理由何文炯撰寫,第三章公共危機預警管理由胡稅根(第二節)、翁列恩(第三節)和吳樂珍(第一節)撰寫,第四章公共危機應急管理由翁列恩撰寫,第五章公共危機管理體製由吳樂珍撰寫,第六章公共危機的溝通管理與社會參與由李佳撰寫,第七章公共危機管理係統設計與政策仿真由米紅、韓娟、楊帆和項潔雯撰寫,第八章公共危機管理績效評估由胡稅根(第二節)和付璿(第一節、第三節)撰寫,第九章國外公共危機管理由姚水瓊撰寫,第十章非傳統安全視閾中的公共危機管理由餘瀟楓(第一節、第二節)和李佳(第三節)撰寫。餘瀟楓教授、何文炯教授、米紅教授教學和科研工作非常繁忙,對他們的努力和貢獻致以衷心的感謝!

同樣也對翁列恩、李佳、吳樂珍、姚水瓊、韓娟、楊帆、項潔雯和付璿等作者的辛勤努力和貢獻致以衷心的感謝!在本書的校對和參考文獻的梳理過程中,研究生潘麗娜、徐元帥也付出了心血,同時也得到了浙江大學出版社傅百榮先生的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謝意!

我們認為,本書比較全麵地整合了國內已有的公共危機管理的研究成果,首次把非傳統安全視角引入公共危機管理研究,把風險分析方法運用於危機管理之中,把公共危機管理的績效評估體係構建作為書的重點內容,把危機管理的社會參與和公共危機的恢複管理納入危機研究的分析框架之中,並把公共危機管理的係統思維培養、應對能力素質提升及政府執政能力提高作為各章內容闡述的基本點。本書在構建具有預見性的政府、建立公共危機管理績效評估框架、樹立非傳統安全觀念、公共危機管理係統設計與政策仿真等研究領域都結合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與方法,使現代公共危機管理具備更多的可行性與創新性,體現了創新型政府的發展要求。本書中還有的不足,非常希望各位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最後,特別要感謝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兼院長、我國著名公共危機管理專家薛瀾先生。在本書完稿之際,我們邀請了薛瀾先生審稿並作序,薛瀾先生給予我們的研究以高度的評價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對薛瀾教授的支持和不吝賜教深表謝意!

胡稅根

2008年12月於浙江大學玉泉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