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常識
1.血壓的正常值
血壓是血液施加於血管內壁的壓力,它隨著年齡而變化,而且因人而異,通常在休息或睡眠時下降,而在運動或精神緊張時升高。
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為血壓正常值。如果經多次重複測量,血壓都高於140/90(收縮壓/舒張壓),則需要小心高血壓病。
2.血脂的正常含量
正常人的血脂含量(單位:毫克/100毫升)如下:
脂類總量——400~700毫克(平均500毫克);
甘油三脂——10~160毫克(平均100毫克);
膽固醇——150~250毫克(平均200毫克);
磷脂——150~250毫克(平均200毫克)。
膳食中脂肪對血脂含量影響很大。食用高脂肪膳食後,血漿脂類含量可暫時性大幅度上升,經過3~6小時後,才能趨於正常。
脂肪代謝不正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痢、脂肪肝、肥胖症、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症。
3.怎樣測體溫
首先把體溫表用力甩幾下,使水銀柱在35℃以下時,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後,再把有水銀的一頭放在口中,或緊夾在腋下(腋下如有汗要先擦幹),五六分鍾後取出。
取出時不要緊張,隻要不甩動,水銀柱就不會發生變化。正常人體溫在37℃左右,溫度高於37.3℃就是發燒。37.4℃~38℃是低燒,38.1℃~39℃是中度發熱,39.1℃~41℃是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
對低熱和中度發熱,不要立即用退燒藥,要請醫生弄清原因。對高熱和超高熱,應立即采取物理降溫,並速請醫生診治。
4.怎樣測量呼吸
正常人的呼吸頻率可隨年齡、活動、情緒等因素而改變。年齡越小呼吸越快,嬰兒每分鍾60次左右,幼兒每分鍾25~3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20~25次,成人每分鍾為16~20次。
測量呼吸要消除緊張情緒,在安靜的情況下進行,眼睛觀察胸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即為一次呼吸。當呼吸表淺不易觀察時,可將棉線放在鼻孔處,觀察吹動的次數,即是呼吸次數。
5.怎樣測量脈搏
正常人的脈搏頻率,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成年人每分鍾70~80次。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時則脈搏減慢。
測量脈搏最方便和常用的是靠拇指測手腕上的橈動脈,其次是測靠近外耳道處的顳動脈和頸部兩側的頸動脈。
脈搏要在安靜的情況下測量,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排按在動脈上,以能摸到脈搏跳動為準,每次要測量1分鍾。
正常脈搏的節律規則,搏動力量均勻。如脈搏的節律不整齊時,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6.身體正常的指標
每日體溫波動不應超過l℃。
安靜時每分鍾脈搏在72次左右。
正常成年人呼吸每分鍾16~20次。
大便定時,每天1~2次。
一晝夜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
女性的月經周期提前或錯後超過15天時為異常。
成年人的睡眠6~8小時左右為正常。
7.老年人如何體檢
老年人應經常進行體檢,以便及時發現並治療可能出現的疾病。老年人常規性體檢應首選以下項目:
量體重:身體過於肥胖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過於消瘦則會導致抵抗力降低。
測血壓:血壓高或低都應引起重視。
驗小便:及時發現腎病、糖尿病。
心電圖:及時發現心髒疾患。
查眼底:通過眼底檢查可早期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等疾患。
胸部X線透視:早期發現肺部疾患,尤其嗜煙者更應定期檢查。
大便隱血試驗:早期發現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肛門指檢:有助於發現直腸癌,男子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等症。
8.肥胖的標準
男性體內脂肪超過20%,女性超過28%為肥胖。
確定的方法為:男性標準體重(千克)等於身高(厘米)減105,女性為身高減100。超過10%為偏重,超過20%~30%為肥胖。肌肉特別發達者不在此列。
9.早孕的診斷
育齡婦女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判斷是否懷孕:
月經過期半月以上;精神懶散,腰酸腿乏,嗜睡;有陣發性惡心或嘔吐,食欲減退;喜酸性或甜味食物;情緒易激動,不如平時冷靜;白帶明顯增多,性欲減退;乳頭發硬,乳暈周圍顏色加深。
10.心電圖的用處
一般來說,心電圖可以識別出各種心律不齊,可以診斷心房、心室肥大,可以診斷心包炎、心肌炎及心肌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