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1 / 3)

除了這幾個人之外,領導班子的其他三位成員也都對杜、曹二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涉及到對一把手人選發表意見時,他們就語焉不詳了。對於杜念基,他們認為他年富力強,能力突出,為人持重,但是卻曾經因為種種問題被檢察院“雙規”過,而且在最近發生的臨河市分行特大金融詐騙案中,負有一定的責任,他本人也有著說不清楚的複雜的關係和背景。而曹平林雖然有著光輝事跡和出色的工作成績,但畢竟還是屬於業務型幹部,作為一把手,還確實稚嫩些。三位行級領導,除了張曉枚副行長明確表態,支持杜念基擔任一把手外,其他兩人根本沒有表露出任何原則性的意見。而張曉枚作為排名最後的副行長,她的意見是不會被過多地考慮和采納的。

這樣的格局,使一把手的人選問題越發顯得疑霧重重,撲朔迷離了。

隨後趙總又廣泛地接觸了省分行三十幾位處級中層幹部,聽取他們的意見,但這更是走過場罷了。

為期十天的考核工作終於結束了,搞得大家都疲憊不堪,趙總返回了總行。沒過幾天,曹平林也要到總行參加存款專業會議,而且還有一些具體工作要向總行部門領導彙報。本來他可以跟趙總同行的,但是為了避免嫌疑,還是把起程的日期錯開了。

這次去北京,曹平林同樣要去拜訪李副行長,探聽一下自己職務問題的進展情況。近來,關於省分行一把手人選的傳聞越來越多,有的傳聞傾向於杜念基,有的傳聞傾向於自己,還有的傳聞說,總行黨組也沒有明確定論。曹平林知道,這樣的傳聞都不是空穴來風,他憑著感覺相信,新的省分行一把手就要在最近誕生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非常有必要再次走訪總行李副行長,以便為自己的事情,再加上一道保險。

征得李副行長的同意後,兩個人在曹平林為李副行長購置的“書房”裏見了麵。曹平林相信,在這樣的環境裏跟李副行長會談,會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和感情。當然,即使這樣,也不能空手而來的。曹平林知道李副行長對茅台酒情有獨衷,所以特地給老人家捎來了兩箱。李副行長自然非常歡喜,他當場開啟了一瓶,驗明確實是貨真價實的茅台酒後,就和曹平林對酌了起來。雖然沒有什麼下酒菜,倒是別具特色。

曹平林空口喝下兩杯酒,隻覺得胃裏火辣辣的,就不敢多喝了,很怕萬一喝多了,說出什麼過格的話來。

李副行長見了,笑著說:“據我所知,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中,就有極為衷愛茅台酒的。他老人家總是在辦公桌上放一瓶,高興的時候,就空口喝上一杯。”

曹平林就慚愧地笑著說:“我的酒量怎能跟您相比。在我們那個地方,老百姓有一句俗話,說是‘能喝多大的酒,就能當多大的官’,想來,說的就是您這樣既有海量,又有雅量的人啊。”

李副行長嗬嗬地笑了起來,顯然對曹平林的恭維感到十分舒適。隨後,他詳細地問起人事部總經理趙臣風到省分行考核一把手的經過。曹平林細細地道來,並加入了自己的評價:“給我的感覺,趙總此行,對於考核幹部這樣重大而艱巨的任務,似乎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有點讓人捉摸不透。”

李副行長聽了,不以為然地說:“他去考核幹部,能起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隻不過是按照總行行長的意圖,履行一下手續,走一走應該走的過場罷了。他即使是再上心,又能有什麼用呢?”

“這麼說,對於我們省分行一把手的人選,總行領導已經有了明確的意見了?”曹平林試探著說。

李副行長低垂著眼皮,輕輕地搖了搖頭,說:“現在還不能下這樣的定論,競爭仍然還很激烈啊。”

曹平林沉默了下來,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過了一會兒,李副行長輕聲說:“平林,我是信任你的,也是支持你的。”

曹平林趕緊說:“感謝您的信任和支持。學生在您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終生受益的東西。這一段時間以來,我認真地、深刻地反思了在商貿銀行工作的二十幾年的經曆。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把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了商貿銀行的發展和建設中來了。憑心而論,我以自己全身心的精力,努力地工作著,我要對得起全行一萬多名員工,要對得起各級領導的信任和栽培,更要對得起您對我的關心和教育。今後,不管我能不能走到更高的職位上去,我都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爭取創造出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