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紫驪山(1 / 2)

昔日潽國有一名山,名為紫驪,本為紅塵走卒心夙聖地,每當枝繁葉茂,總有百姓不辭辛勞攀山越嶺,隻為在山中尋道求祈。

潽國君王曾提筆豪書,欽點紫驪山為人間淨土。

可惜盛極而衰,傳承數百年的潽國後繼無力,漸漸被鄰國蠶食吞滅,紫驪山同樣不得幸免,當奠基於山腳處那塊篆刻著‘人間淨土’四個字的石碑拔地而起時,也宣告道魔之爭瀕臨白熱化的程度。

往昔的人間淨土,在遭遇摧殘後,千瘡百孔,渺無人煙,哪裏還有當初的豔陽高歌,十裏秦淮?

殘留的,無非隻是人間煉獄。

一場持續十年的道魔之爭終是落下帷幕,但卻物是人非,潽國遭到燕國吞並,而紫驪山,也被魔門勢力瓜分占據,以往的人間聖地,已經淪為罪惡的魔窯。

數百年匆匆別過,紫驪山物資愈發乏力,許多魔宗時常為了些並不值錢的藥材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心狠手辣滅宗絞族,手段殘忍血腥。

尤其潽國被滅,大量人口遷往燕國屬地,大勢力麵臨著人才凋零的困境,而中小勢力,卻是資源匱乏,身係除名之險。

漸漸的,越來越多魔門選擇遷移,雖是勞民傷財,但也比每日惶恐不安強上不少。

紫驪山,徹底淪為無人問津的不毛之地。

又過了百年,還肯堅持留守紫驪山的魔門宗派,要麼懷著山中無虎猴子稱王,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心思,要麼就是既無人力又無財力,隻能坐吃山空,碌碌等死。

臨近的宗派,每每談起紫驪山的魔道宗門,無一例外,盡是不屑嘲諷,就算麵色沉穩,也是打心底瞧不起紫驪山上的一眾魔門。

魔宗最講臉麵,每年登嶽大會,麵對臨近宗派的冷嘲熱諷,紫驪山的大小魔宗無一不是怒火中燒,卻隻得委曲求全,忍氣吞聲。

為了挽回顏麵,紫驪山大小宗門聚在一起,定下規矩,每年集眾人之力,前往鄰國搜刮人才物資,填補各宗的捉襟見肘,待搜刮完畢,再統一分配。

氣頭上的各宗掌門斷然不會拒絕這看似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但很快才意識到這乃是赤裸裸的陰謀,因為資質好的弟子、品質好的藥材,都會被大勢力用各種說法、手段瓜分,餘下的都是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但清楚大勢已去,這些吃了悶虧的掌門長老隻能抱著有勝於無的心態忍氣吞聲。

這就讓紫驪山出現另一番情形,大勢力越過越滋潤,小勢力卻依然夾著尾巴苟延殘喘,漸漸衰敗。

又值一年一度的搜刮時節,各宗各派的頭頭都是暗懷鬼胎,集結於紫驪山某處山頭上,人聲鼎沸,穿著暴露的妖嬈魔女正繪聲繪色載歌載舞,伴隨肢體扭動而來的波濤蕩漾,時常會引發四周牲口的口哨助威,不顯羞澀,反而愈發賣力,暗送秋波。

雖是秋風落葉時,卻也有大神通者暗施手段,讓紫驪山春意盎然,不顯枯朽。

被坑蒙拐騙帶來的男男女女麵露忐忑,還有濃鬱的好奇,更有甚者頗為自來熟的跟歌女調情,四周修士也不介意,彼此桀桀怪笑,一副耐人尋味的模樣。

百米之外,更是喧嘩,年長修士經過這片熱血地帶,大多僅是瞥上一眼,便不再多看,似是過了年少輕狂的熱血年紀,但實際卻是珍惜每年一度以物換物的集會,修士大多都在斤斤計較跟攤主討價還價,也有些穿著暴露的女修士眉目傳情話中有話,似是物價越公道,服務越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