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麗華進了電子廠(1 / 2)

八十年代的深圳電子廠,正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

這些工廠吸引了大量的工人,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夢想。

當時的電子廠設備相對簡陋,但工人的工作熱情高漲。

畢竟在激情四溢的八十年代,工作是人們唯一的精神支柱!

他們在流水線上辛勤勞作,生產出各種電子產品,為中國電子工業的崛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這些電子廠也為深圳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它們不僅創造了就業機會,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同時,電子廠的發展也推動了技術的進步和創新,為中國電子工業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如今,深圳已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基地,而那些八十年代的電子廠則成為了這座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它們見證了中國電子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曆程。

……

麗華在三樓鄰居小美的介紹下,她打算去電子廠工作,她去的這家電子廠是生產電子配件的廠子。

電子配件廠的流水線通常是一種高效的生產方式,通過將生產過程分解為一係列連續的工位,每個工位負責特定的任務,從而實現大規模生產。

流水線的起點通常是原材料的進料區,工人會將原材料(如電子元件、電路板等)放置在傳送帶上。隨著傳送帶的移動,這些原材料會依次經過各個工位。

在每個工位上,工人會進行特定的操作,例如裝配、焊接、測試等。這些操作通常由專門的設備和工具輔助完成,以確保高質量和高效率。一些工位可能會涉及自動化設備,如機器人或自動化裝配機,以進一步提高生產速度和精度。

完成一係列操作後,產品會逐漸接近流水線的終點,在那裏進行最終的測試和質量檢查。如果產品通過了所有的測試,它們將被包裝並準備出貨。

麗華應聘的崗位就是裝箱的工人,就是把打好包裝的配件裝在紙殼箱裏包裝好,再由廠家運輸到全國各地有需要的地方!

這個工作總體來說還算適合女人做,每天工作八小時,工資每個月大概在兩百以上,上不封底!因為工資采取的是計件工資,完成廠裏規定的數量後,以後每多裝一個紙箱的貨物,就多掙一毛錢,正所謂是能者多勞,幹的多掙的也多。

廠裏管人事的調度的領導是一名中年且禿頭的男人,據說他是一名福建人,名字叫做老楊,他是這個廠裏的老人,他手裏掌握著整個廠裏工人的飯碗,所以這個廠裏的工人,無論大姑娘、還是小媳婦、還有一群正當壯年的小夥子,都是不敢得罪他的,生怕自己的飯碗不保。

老楊這個人吧,十分貪圖小便宜,如果廠裏的那些男人想保住飯碗,就必須隔三差五的請他吃頓飯,喝點小酒,要不然他便是隔三差五的找茬,話裏話外的表示自己的不滿,背地裏廠裏這些男人,都和他叫“楊扒皮”!

女人在老楊這裏吧,還算是好說話一些,隻要女人嘴巴甜一些,會來點事兒,沒事給老楊這個孤身一人在外的光棍漢,洗洗衣服,倒點水也就算是妥活了,且今為止,老楊還沒有對哪個女人作出過分的事兒。

小美今年22歲,她老家也是福建的,所以她和老楊算是老鄉,她和老楊能說得上一些話,當小美把麗華帶到老楊麵前時,老楊一下子就愣了,他沒想到——這麼漂亮的女人居然還來廠裏吃這份苦!

但他還是裝腔作勢一番,他輕輕的咳咳兩聲後,便開始公事公辦的例行詢問麗華: “你是哪裏的人?今年多大了?結婚了嗎?”

麗華按照老楊的提問,她一一做了回答,讓她不解的是,結沒結婚和進廠裏工作有什麼關係呢?但她還是老實的回答了,她還沒有結婚。

當老楊聽到麗華嘴裏說,她還沒有結婚時,他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這個微笑有些詭異,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就這樣,麗華成了電子廠的裝箱員,她的工作也順利找到了。

說心裏話,麗華對於現在的生活她很滿意,雖然有時候會有些悵然若失,她偶爾會想起過去的紙醉金迷,揮金如土的日子!但她很快便會醒來,她對現在的日子,她很是珍惜,也感覺很舒心,等於老天爺讓她有一次重新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