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的傳說中,毛驢還幫助人們發現了珍貴的墓穴——有一個農民騎著一頭小毛驢經過一片考古工地,突然那隻小毛驢“啪”地一下摔倒在地上,原來是一隻蹄子陷在了沙子裏。當農民把它拽出來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深坑。原來那就是很多考古學家花了好幾個月時間都沒找到的貴族墓葬群。這也成為了埃及發現的最大的一塊保存完好的墓地之一。
其實毛驢是很聰明的動物,不但能幫助人類耕作、代步,還十分懂感情。有些養了幾年的毛驢,和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成為了家庭的一員。有很多人都喜歡給毛驢穿上漂亮的衣服,像寵物一般牽出來溜溜。就算沒有穿衣服的毛驢,它們背上的鞍子也會用精致漂亮的小花布縫製,搭在背上,顯得俏皮又可愛。
這裏每年還會定期舉行毛驢選美大賽,大家都會提前給心愛的小毛驢洗個澡,刷幹淨毛,精心妝扮一番,就算不得獎也要帶出來炫耀一番。如果是有幸得獎的,更是喜不勝收,主人會比自己得了選美冠軍還高興。
毛驢市場的交易在每天清晨進行,天還蒙蒙亮,買驢賣驢的人就聚集在一起。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整個交易市場都非常安靜,不像想象中的集貿市場那樣熱鬧,仿佛怕驚擾了小毛驢。
這裏賣的毛驢,價錢不是很貴,一頭小驢的身價折合成人民幣大概一千塊錢左右。成年的毛驢要更貴一些。
在我的印象中,毛驢都應該像阿凡提身邊那隻形影不離的小家夥一樣,圓圓的腦袋、灰色的身子、小尾巴一搖一搖的,驕傲地昂著頭,踏著小蹄“咯噔咯噔”地走路。
可到了埃及才發現,原來毛驢還有白色的,而且嘴也尖尖的,不太像驢,倒有幾分像馬。白色的小毛驢煞是可愛,大大的眼睛忽閃忽閃地眨著,長長的睫毛卷卷的,個個都是帥哥美女。
我伸出手去,想去摸摸身邊的一頭小白驢,可是手還沒摸到它的頭,它就把身子微微往後一撤,打了個響鼻,用小蹄子刨地。
賣驢人趕緊把小白驢的韁繩拉了一下,並告訴我在它還不了解你的時候不要輕易摸它,否則說不定會被它的小蹄子踢中肋骨。
看上去挺溫柔,脾氣還挺大。真是個有個性的小家夥!怪不得平時人們總說“驢脾氣”呢,看來還是有道理的。
賣驢人明知道我們是遊客,不可能會買毛驢,但還是很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並介紹他的小白驢。他拍了拍小白驢的頭,它很順從地依偎了過來,把頭在主人手中摩蹭摩蹭,側著頭看著我,好像在挑釁一樣。
賣驢人把小白驢的嘴掰開,說可以根據它的牙齒看它的年紀和健康狀況。這隻小白驢已經三歲了,牙齒很白很整齊,說明十分健康。
他遞給我一小塊豆餅,讓我喂給小白驢吃。我拿著豆餅,把它遞到小白驢跟前,臉上的笑容擠得跟一朵花似的,極力地討好它。它好像看出我的友善,不像剛才那樣抗拒,試探著走過來。
我還有點擔心它在吞豆餅的時候會不會咬到我的手,可是出乎意料地,它極其溫柔,小心翼翼地用舌頭一卷,就把豆餅卷走了。舌頭濕漉漉地在我手心中留下一點餘溫,讓一份溫柔美好的感受蕩漾在心底,一圈一圈地鋪散開去……
3.詛咒!驚魂埃及夜——盧克索
一到盧克索,就看不到女人的臉了。因為這裏嚴格遵守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婦女都用頭巾蒙著臉,隻能看見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
走馬觀花的看了幾座神廟,恢弘的建築,精妙的彩色壁畫。不知道上帝是不是把藝術細胞多給了埃及人,很多色彩的搭配都渾然天成,很多設計到今天也不落伍。
之所以走馬觀花地看,實在是因為太熱了,四十多度的天氣,沒有任何蔭涼,直烤得我們已經三分熟了。
雖然體能消耗極大,但麵對一座座甚為吸引人的神廟還是不太死心。穿過卡納克神廟裏的列柱室,就到了圖特摩斯一世和哈特謝普蘇特女士的方碑,浮雕刻畫著權位鬥爭等等,雖然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磨痕,仍然掩不住其生動的本質。
“咦,這個雕像怎麼是獅身羊麵?”小王子最先發現卡納克神廟裏的雕像與眾不同,不是獅身人麵,而是獅身羊麵。
非洲和歐洲的很多國家都崇拜獅子,認為它是英武、睿智和力量的象征。在很多國家的國徽或標誌中,都有獅子的浮雕。埃及法老們也不例外,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像獅子一樣,威風凜凜,統治著子民,所以才有了很多獅身人麵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