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夢想是去流浪。白色的T恤、藍色的牛仔褲、一雙帆布鞋,以為隻背個背包,就可以繞地球走上一圈,連機場在哪裏、火車站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長大後,夢想從帶著狂野味道的流浪,變成了理性的旅行。聽起來沒有那麼浪漫,但自由卻一分沒有減少。於是認真工作,拚命賺錢,每攢夠了一些錢,就去旅行。
一天深夜,我突發奇想,打電話給發小說:“我想去埃及。”她睡得正香,迷迷糊糊地說“好”。
然後第二天,她問我在哪裏,我已然答道:“在辦簽證。”半個月後,我已經從埃及回來了。
夢想並不難實現,關鍵在行動!
總是停留在幻想,就隻能終日抱著一個白日夢,到了走不動的那一天也實現不了。這就是夢和夢想的區別。
衝動這玩藝,用不好就成了魔鬼,用好了也能成為幫助你實現夢想的天使。
關於旅行,身邊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疑問。
朋友問我:“你的英語又不是很好,怎麼去外國?”
日常交流不等同於英語考級,操著半生不熟的英語也能和外國人交流。對於遠道而來的客人,東道主總是充滿了熱情與耐心。就算你說不出完整的句子,隻往外蹦單詞,加上手勢和表情,對方也能猜出你的意思。所以不用擔心,英語不好不是溝通的障礙。
同事問我:“你整天跑出去玩,不耽誤工作嗎?”
隻要時間安排妥當,就可以旅行工作兩不誤。假期加上年假,每年總能騰出一大段時間去玩。如果假期短,就選擇近一點的路程。有個兩三天,也能美美地玩上一回。對於那些經常加班、取消休假的工作,我的選擇是:幹脆辭了。賺錢永遠沒有盡頭,旅行卻要在身強力壯的時候進行。如果有了錢,沒了夢想,這一輩子過得,也很無趣。
媽媽問我:“旅行中有沒有碰到危險,或是被騙?千萬要小心,別讓我提心吊膽的。”
恐怕任何人在旅行途中都當過“冤大頭”,我自然也不例外。哪裏都有黑心的商販,都有不懷好意的騙子。我的對策是不穿名牌、不戴名表,隻一身普通打扮,降低別人對你的覬覦度。財不露白是萬古不變的真理。除此之外,不要貪小便宜,打著特價牌子的地方,通常會對遊客狠狠地宰上一刀。你給了他錢,還要稀裏糊塗地賠著笑臉。
不管走到哪裏,在拓展視野半徑的同時,也會增加危險的機率。好奇害死貓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收起你的好奇心,未開放的景區不要去,單槍匹馬的探險也謹慎而行。畢竟家裏還有等著你平安歸來的親人。
人在年輕的時候,要多出去走走,哪怕隻是城市的周邊,也好過終日悶在家裏。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別人筆下的遊記,終究敵不過自己眼中的世界。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家人,和一切熱愛自由、向往旅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