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終於完成了,人類的曆史都將隨之而改變,這是一個跨時代的進步,”羅沁攸看著擺在自己麵前桌上的一個金屬盒高興的笑道。Ww WCOM

在他身旁,是所有地球聯盟進行這次代號為“能量守衡”的科研實驗的代表著地球各行業最高端存在的研人員。

“羅博士,是不是馬上向地球聯盟最高委員會進行通報?”站在羅沁攸右邊的一個三十來歲的華裔男子向羅沁攸問道。

羅沁攸現年三十七歲,是華夏籍人,在二十五歲時就取得了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麵五個博士後學位,並於兩年後參加這個代號為“能量守衡”的由地球聯盟最高委員會組織的科研機構。

現在的地球,早已不是以前還分國籍的時代,雖然在相互的交往過程中,也會以自己是哪個國家國籍來自我介紹,但在這個已經邁向宇宙的時代,國籍已經不太重要,在麵向廣闊的宇宙麵前,所有的一切矛盾都是次要的。

現在的地球人已經突破了以前的束縛,進入到了大宇宙時代,除了地球之外,人類還統治了三個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命星球,而對於廣闊宇宙中無數的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在這些星球上存在著大量的能夠被人類利用的資源,但卻因為沒有辦法讓人類長期生存而無法實現開利用。

在這個前提下,由地球聯盟最高委員會提出,各國以及各大財團共同組建了這個代號為“能量守衡”的科研實驗項目。

這個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研一個能夠讓人類在那些環境惡劣無法讓人長期生存的星球上獲得長期生存機會,從而充分的開這些星球上的資源來供地球聯盟使用。

眾所周知,科技展到今,永恒不變的就包括“能量守衡”這條定律,一切存在都離不開能量這個前提,不管是氣態、液態還是固態,不管是動物、植物還是各種礦物以及各種元素,都是能量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而要解決人類在這些星球上的生存問題,先就是要解決人類長期的吃穿以及生活的問題。

現在放在羅沁攸桌上的這個金屬盒,就是由地球聯盟最高委員會所倡導,各國以及各大財團共同出資,曆經十年時間,彙聚了地球聯盟最優秀的各領域人才,運用了物理、化學、生物、醫療、空間等數十個學科領域的人類最高科技創造出來的科研產品。

不要看這隻是一個比火柴盒大一點的金屬盒,這其實是一個擁有人工智能的可以充分利用“能量守衡”這一原理的內含空間技術的高科技產物。

這個科技作品包括幾部份內容:第一,它內部是一個采用空間技術壓縮的空間,可以把所有放入其中特定位置的物品還原成最原始的能量狀態,比如,可以把人類的排泄物還原成最原始的能量形態,然後直接被植物或動物所吸收。

第二,它可以種植各種植物,養殖各種動物,隻要提供相應的被分解後的能量,就能在沒有光合作用的情況下,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動物也可以通過直接吸住能量或吃裏麵種植的植物得以成長。

第三,它可以合成各種物品,隻要有配方,而且有一次成功合成的經曆,就能通過智能記憶的作用,以後都能夠根據記憶功能重新利用各種原料得到成品。

第四,可以通過分解、種植、養殖、合成等活動得到相應的積累,然後通過智能提升各種功能的效果,意思就是這是一件可以無限升級的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