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優秀的員工,總是會受到大家的尊重,即使是老板,也會對優秀的員工另眼相看。這是因為,優秀的員工身上,有許多值得人尊敬的東西:他們一直都在積極地投入,一直在全身心地工作,他們服從領導的決定,在工作中不計較得失,不害怕困難,積極采取行動,高效率地完成任務,並將這種精神滲透到每一項工作任務中去。他們有團隊意識,肯為團隊著想,而且注重個人形象,維護公司聲譽。所以他們有比別人好的成績,有比別人高的地位和榮譽。
相信職場中每個希望自己有所成就的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優秀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職場上獲得別人的認可。但是,成為優秀員工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條件,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呢?自己是否具備了這樣的條件,距離優秀員工還有多遠呢?公司需要什麼樣的員工,自己如何成為老板眼中受歡迎的人呢?自己平時又該如何表現自己,抓住機會,讓老板刮目相看呢?還有,自己又該怎麼破解工作中的加薪難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最終成為老板眼中的優秀員工呢?
自己具備升職的條件嗎?
究竟什麼樣的員工才受歡迎,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為公司最需要的員工呢?也許這正是很多職場人尋找了很久也沒找到答案的問題。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你能夠與老板換位思考問題,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問題的關鍵了。無論你從事的是銷售、市場、客服、物流、行政、人事工作,還是財務、技術、管理工作,都要明白公司對這個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是什麼,這樣才會具有針對性地開展自己的工作。要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不僅僅要有過人的專業技能,更要明白公司最需要的是什麼。公司小的時候一般都是在“能做什麼”階段,等到公司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公司就會考慮“不能做什麼”這個問題。
個人職業生涯也是如此。一個人如果要成為公司中受歡迎的人,成為公司目標人,首先就要明白公司的目標是什麼,這樣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向著這個方向努力。一定要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明白自己能做什麼樣的工作,自己能夠在哪一個行業發展,然後再向這個方向前進。當自己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就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進度了。要知道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自己才會成為那樣的人。
小牛已經在職場打拚十多年了,這十多年時間裏,小牛從無到有,從一個隻是給客戶送貨的跑腿小角色逐漸成長為了公司的網絡管理員,收獲還可以。然而事業似乎就此止步,好幾年了,還是老樣子,雖然工作很努力,可是就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能升職。看著同事和自己其實差不多,可是人家就是比自己早一步被認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想來想去,小牛決定向舅舅倒一倒肚子裏的苦水。舅舅是銷售公司的經理,工作很出色,雖然工作很忙,可每天依然很高興的樣子,好像是個什麼事都沒有的輕鬆人一樣,而且是公司裏最受歡迎的人,無論是領導還是下屬,都很喜歡他。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聽了小牛的問題,舅舅笑著說:“十年前,你什麼都沒有,工資不高,沒有客戶關係,沒有業績,處於被公司解雇的邊緣,但是你有方向,堅持下來了。可現在的你和那時相比條件好了很多,為什麼現在卻更加迷茫了呢?其實,是你自己忽略了很多問題,對於自己沒有一個定位,所以才不能成為公司最需要的人,當然也就沒有升職的資本了。曾經有個知名企業的ceo這樣說:公司小的時候是銷售主導公司,這時隻看人情不看數字;而公司大的時候是財務主導公司,這時隻看數字不看人情。”公司在發展初期,由於運營成本低,隻要有訂單就可以生存下去,對於客戶也沒有特別的條件要求,隻要別人肯和自己做生意就行,隻要有錢賺就行。這時,公司內訂單壓倒一切,客戶的需求占據了第一位,所以當然要顧及人情。而等到公司發展壯大之後,一切都必須規範化,這樣才會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風險,所以運營成本也開始變高。這時,利潤率也必須提高才能把有限的資金放到最有產出的地方。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股東的要求壓倒一切,隻有把業績拿出來才最具有說服力,如果拿不出來,股東就會拋售股票,這個時候就是數字壓倒一切。很多書都在講什麼樣的人才受公司的歡迎,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公司的優秀員工,什麼樣的方式才會讓自己快速得到公司的認可。其實我認為,一個人如果真的想成為公司的好員工,想成為公司中受歡迎的人,那麼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明確公司業務範圍,找到自己在公司生存的支撐點。這也是最基本的,隻有做好了這一點,你才有可能生存下去。不過這一點你已經做到了,而且還做得不錯。
第二,當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後,就要明白公司是朝著哪個方向發展的,公司的前景是什麼,公司希望將來成為什麼樣的公司,換句話說,也就是公司本身的目標是什麼。了解到這一點之後,就要努力向這一點靠近,也就是說,要不斷地自我完善和學習,向著公司的目標前進。如果你想在一個公司裏長期發展下去的話,這一點就十分重要。
第三,盡快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當中。了解了公司的發展脈絡,更要掌握公司的發展特色,也就是公司以什麼樣的方式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你用什麼樣的工作方式工作。是踏實肯幹還是左右逢源,這都要考慮,這也就是在掌握公司的‘風氣’,隻有適應了公司的大環境,才會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和機會。
第四,做人做事要講究,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要有原則。不管工作上出現了什麼困難,都要有原則地去應對,而不是不擇手段。不擇手段的後果往往會讓自己最終倒黴。
第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成為升職員工,不僅僅是工作上出色,生活上也要出色。試想,一個隻知道工作而不知道生活的人,他怎麼能夠快樂?而一個不快樂的人,怎麼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呢?首先要明白我們是因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為工作而生活,生活才是最要緊的,我們每天辛苦地工作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的每個方麵都是相互影響的,假若一個人生活本身就是一團亂麻,那麼他的工作也不會順利。所以要有娛樂、要有社交、要鍛煉身體,要有和睦的家庭,更要有開心的生活。
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些的話,我想你也能夠和我一樣,成為公司中最受歡迎的員工的。”
舅舅說完,鼓勵地看著小牛,這讓小牛感受到了一股力量。接下來的日子裏,小牛按照舅舅說的那樣,努力工作,終於在一年後成為了公司員工評選中的優勝者,而且還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如果你現在和小牛一樣為工作而煩惱,那麼你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是否也犯了和小牛相同的毛病。一個人要想在職場中幹得不錯,就需要明晰職場中的各種關係,明了自己在職場中的地位和作用,並且努力完善自己,成為適合職場發展的人,隻有這樣,才會逐漸成為職場中受歡迎的人,成為公司需要的人,成為職場生活的勝利者。
抓住凸顯自己的機會
在職場裏待久了,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看到機會來了,卻總是抓不住。每次看到機會從自己的身邊溜走,心裏都會有些失落。尤其是看到那些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卻比自己幸運地抓住了機會,並且從此改變了職場道路的發展方向,自己的心裏更是酸楚萬分。沒錯,這也是很多職場人容易犯的毛病,總是抓不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可一旦這樣的事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時,究竟該怎麼辦呢?
丁一在公司裏工作已經5年了,對於公司的業務也是了如指掌,個人的能力也說得過去,可就是沒有機會升職。如果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機會也就算了,可是丁一看見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地都有了新的職位,而自己依然是老樣子,心裏不禁有些難過,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總是和機會擦肩而過。後來,丁一覺得是自己的表現還不夠,於是開始抓住每個機會表現自己,無論是部門會議還是公司的大小活動,丁一都不遺餘力地表現,就是希望通過這些表現讓領導對自己有個好印象,能夠有個好機會。
這一天,是公司的周年慶典,丁一恰好和自己的經理坐得很近,於是聊起了關於工作的事。丁一很婉轉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為什麼自己總不能升職。沒想到經理聽了丁一的話後卻笑了起來,對丁一說:“其實我知道你的心思,也知道你想問什麼。實話告訴你吧,這幾次人員變動不是沒有考慮過你,可是總覺得你還有所欠缺,好像沒有哪一方麵特別突出,或者說你沒有做一件讓大家都信服的事。雖然你在很多事情上都很積極,也很主動,希望好好表現,但是總是讓人覺得表現得有些過火了,讓人感覺不舒服。有點像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那個成才,總是到處表現自己,總是想抓住每一個機會來凸顯自己,這當然沒錯,可是如果過火了就會適得其反,也就會像成才一樣,最終還是得不到大家的認可。
還有,你對一些小事總是抱著差不多、湊合的態度,這也不是一個上司的工作態度。要知道,工作之中無小事,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構成的,如果你總想著在那些大事上做文章,從而忽略了小事和細節,那麼就不會有最好的成績。你可以拿自己和那些已經升職的人作個比較,雖然他們沒有你進公司的時間久,但是每個人都是注重細節重視每個環節的人,而且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特點,這些也正是你不具備的。我給你講個故事:有個售貨員賣出去的商品總要比其他售貨員多很多,而且很多客人都特別喜歡他,甚至就專門找他買東西。原來,這個售貨員特別注重細節。比如,客人要買一斤的糖果,他就先拿八兩多,然後再一粒一粒地添加,直至足秤為止。不像其他的營業員,先拿很多,然後再往下拿。顯然,他這種做法更加讓人感到舒服。所以說啊,你還是應該好好想想,究竟應該怎麼表現自己,究竟應該怎麼處理好工作的每個環節,然後你就會得到機會的。”
正像故事中的那個經理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的成功很多時候需要好好想想,需要通過很多小事來完成。我們都聽說過“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的確不錯,在職場上,一個小小的細節,可能就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獲,因為事情都是由細節構成的,無論多麼偉大的事,也都是靠做好每一個細節來完成的。如果你在職場上總是覺得自己不得誌,總是覺得自己沒有表現的機會,那麼可以像下麵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通過細節來表現自己,通過細節來抓住凸顯自己的機會,通過細節將自己的職場之路走得更加順暢。
楊默是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姑娘,在大學中,楊默學的是管理專業,於是就找了個秘書的工作,希望通過鍛煉得到提升。然而,實際工作卻和楊默想象的相差很遠,本來以為可以通過秘書工作學到很多管理方麵的知識,可楊默每天的工作內容卻隻是給領導送送報紙、跑跑腿。這樣的工作雖然讓楊默有些失望,但是她依然認真地做著每一件事。
這一天,老板病了,在醫院打點滴,讓楊默給他送報紙過去。接到老板的指示,楊默立刻將老板每天要看的報紙都整理好,還帶了紙和筆。雖然老板沒有交代這些,但是楊默知道老板有隨手寫東西的習慣。接著,楊默還到傳達室取了當天的郵件,然後又準備了茶水來到了醫院。見到老板,楊默把這些東西一一遞給老板,當老板看到那封郵件時,臉上不由得興奮起來。原來,這封郵件是一份很重要的合同,多虧楊默給帶來了,要不然還要耽誤大事呢。於是老板就在醫院裏辦公,用楊默帶來的紙和筆回複了郵件,還寫了很多和工作有關的事。心裏不禁對自己這個秘書感到滿意,覺得自己這個秘書能夠把這些細節都想到,說明是個很有心的人,還特別表示了謝意。
從那以後,老板對楊默辦事十分放心,很多重要的事都讓楊默去辦,而且還經常帶楊默參加一些很重要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楊默不僅增長了見識,還從老板身上學到了很多管理方麵的知識。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楊默終於對管理有了一定的認識,加之自己原來的專業知識,她被提升為了部門經理,深得老板的賞識。
誰說小事不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誰說隻有大事才會讓人一展才華?也許那些看起來轟轟烈烈的大事的確可以讓人感到更大的成就感,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機會做一件大事來展示自己,相反,工作中很多小事則更容易讓人抓住機會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就像故事中的楊默一樣,沒有大事的時候,先把小事做好,抓住細節,讓自己在細節上體現出特別之處,這一樣是凸顯自己的好機會,一樣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一樣是優秀員工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樣會讓自己在職場上得到老板的認可。
讓學習補充自己
學習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精神。學習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最好的捷徑。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可以讓自己快速成功的靈丹妙藥的話,那麼可能非學習莫屬了。一個人隻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會取得長足的進步,隻有通過努力的學習才會彌補自身的不足,隻有通過持續的學習才會讓自己最終走向成功。無論哪個行業,也無論你從事的是什麼職位,即使你本身就是一個公司的最高領導,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更不用說一個普通的職員了。
趙傑是一個海鮮餐館的老板,他現在擁有5家連鎖店,每天的收入就可以達到幾萬塊。即使是在廣州這個以錢多而著稱的城市,趙傑的收入也是很可觀的。可是趙傑能有今天的成績,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年前,他也經曆了一些人生的不如意。
那時候趙傑24歲,大學剛畢業,在一個學校當老師。在二十多年前,那個工作是很多人都羨慕的“鐵飯碗”,是個旱澇保收的職業。然而,兢兢業業工作的趙傑在教學兩年後發現,自己其實不適合做這個工作。他毅然辭職南下廣州,做了一名餐館的服務生。在餐館工作了半年之後,趙傑開始計劃自己的未來,他不想一輩子給別人幹,希望能夠有自己的事業。於是他選擇了餐飲行業,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在這個行業裏工作,而是因為他看到了餐飲業的前途和潛力。
在仔細考慮之後,趙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和向家裏借來的錢,一共是兩萬元,這對於趙傑來說,真是筆“巨款”。於是他就用這筆“巨款”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奮鬥。經過考察,趙傑選了一個地段相對較好而租金相對便宜的地方,開始經營自己的家鄉菜。可是廣東人對於外地的飲食似乎並不感興趣,兩個月過去了,趙傑的餐館經營慘淡,幾乎沒有什麼生意。眼看自己的兩萬塊錢就要化為烏有,趙傑著急又上火,千方百計地尋找出路。
經過多方考察,趙傑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餐館不能贏利的重要原因,原來,自己根本不了解廣東人的飲食文化,雖然自己在經營上是一流的,但在專業技能方麵還有很大的欠缺。於是,趙傑開始去各種培訓班學習,還到那些效益好的餐館做廚師助手。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加之原來自身的功底,趙傑已經掌握了很多粵菜製作技巧。於是,趙傑重新開張,並把經營的方向定在了廣東人喜歡的美食上麵,同時,他還將自己家鄉菜的製作特點融入粵菜當中,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食客,生意也越做越好。但趙傑並沒有因此而止步,而是繼續學習,隻要有機會,他就參加各種餐飲類的培訓,並爭取機會向那些名師學習。就這樣,在趙傑不斷地學習和努力下,他的餐館越開越大,已經成為了當地有名的連鎖企業,趙傑也因此實現了自己當初下海經商的夢想。
如果說趙傑的成功是和學習分不開的話,那麼職場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完善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強化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造就自己。在任何一個行業,學習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話題,沒有學習就沒有進步,沒有學習就沒有提高,沒有學習就沒有成功。古今中外,大凡有些成就的人,沒有哪一個不是通過不斷的學習來獲得最終的勝利的。如果說有某一個人哪一天成功了,成名了,那麼他的背後總會有許許多多刻苦努力不斷學習的日子,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付出和艱辛。隻有學習,才是成為優秀員工的捷徑。
陳亮是一個文化公司的編輯,每天的工作就是為客戶撰寫方案。在這個行業裏已經幹了十多年,陳亮已經成為了“元老級”的人物。對於各種方案,都已經了如指掌,根本不用費什麼心思就可以大筆一揮,一蹴而就。然而,就在陳亮工作了十一年後,公司裏來了個新人,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小維。小維是一所普通學校的專科生,學中文的。剛剛來到公司,對於業務什麼都不了解,什麼都不會,還經常出笑話。然而這個小維十分好學,嘴巴又甜,人也勤快,很快就贏得了大家的好感,她有什麼問題問大家,每個人都願意告訴她。於是,一個月後,小維已經從剛進公司時的一無所知變得有信心有膽識了,甚至開始嚐試自己創作相關方案了,雖然她的方案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對於一個剛剛畢業一個月的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得到了大家肯定的小維更加努力學習了,幾個月就成為了公司的文案主筆,開始與陳亮平起平坐了。對於這樣一個事實,陳亮開始感覺有些不平衡,憑什麼一個新人就和自己的待遇一樣,自己工作了十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