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經驗之女。
——達·芬奇
很久以前,希臘有一位年輕人,為得到真才實學,不遠萬裏四處拜師求學。一路上他的求學誠心感動了許多學識淵博者,他們都將畢生的學識全部傳授給了年輕人。
雖然年輕人學到了很多知識,但他一點也不開心,因為他感到學到的知識越多,就越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淺薄。
年輕人困惑極了,一直被這種想法折磨著,以致寢食難安。這時,聽說有一位智者能夠幫助人們解決任何難題,於是,他決定去拜訪這位智者。
見到智者後,他迫不及待地傾訴了自己的苦惱,請求智者給他出一個主意,讓他從苦惱中解脫出來。
聽完了他的訴說後,智者想了一會兒,問道:“你求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求知識還是求智慧?”
年輕人聽後不解地問著:“求知識和求智慧有什麼不同嗎?”
智者笑道:“當然不同了。求知識是求之於外,當你對外在世界了解得越深越廣,你所遇到的問題也就越多越難,這樣你就會感到越來越無知和淺薄。而求智慧則不然,求智慧是求之於內,當你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得越多越深時,你的心智就越圓融,你就會越有成就感,感到很快樂,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煩惱了。”
年輕人聽後還是不明白,智者就打了一個比方:“有兩個人要上山去打柴。一個人一大早就出發了,上山後才發現忘了磨砍柴刀。這時又不可能再返回去重新磨刀,隻好用鈍刀劈柴。另一個人則沒有急於上山,而是在家先把刀磨快後才上山。你說這兩個人誰打的柴更多呢?”
年輕人聽後恍然大悟,自語道:“原來我就是那個隻顧砍柴而忘記磨刀的人。”
智者笑而不答。
哈佛智商物語
智慧就是謀略,沒有智慧的知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蠻力。用智慧駕馭知識,才能讓自己感到輕鬆、快樂,也才能使自己的才學之路、成長之路越來越寬廣。
傑出青少年IQ升級站
◆對看到的事物進行思考
現代社會信息量如此之大,讓我們目不暇接。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也不是說有用的信息我們就都能抓得住。所以,我們要對所看到的事物進行思考,從中有所發現,找到對我們有用的智慧。
◆多閱讀哲學方麵的書籍
哲學一詞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意即愛智慧。閱讀哲學方麵的書籍,了解哲學家的見解與觀點是次要的,關鍵是可以從中找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態度,讓我們麵對問題時充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