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燕國公府上下都知道,大姑娘趙雁卿是個癡兒。

三歲才會說話,五歲了還說不太利落,國公夫人自外間聘了女先生教她認字,教了小一年,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倒是喜歡讀書,鎮日裏安安靜靜的一個人捧著書坐在碧紗窗前看。可你要問她書上講的是什麼,她八成隻會低垂著眉眼,認認真真的搖頭,“說不出。”

府上下人看她時都帶著憐憫的目光,平日裏有什麼事告訴她,必像跟小孩子說話般,一字字咬準了,緩緩的說。有時為了吸引她的注意,還會加些鮮豔生動的形容詞。

譬如大姑娘愛吃桂花藕,每日申酉時分,乳母崔嬤嬤想為她加餐時,便常問:“大姑娘,我們吃脆脆甜甜的桂花藕好不好啊?”

大姑娘性子倒是很乖巧,此刻必緩緩眨動那雙黑眸子,在崔嬤嬤的期待的目光下,似懂非懂的點頭說,“好”

這麼好伺候的主兒,闔府上下除卻她的生母林夫人,就沒有不喜歡她的。

林夫人不喜歡她,也是恨鐵不成鋼林夫人素來都是個掐尖要強的女人,出嫁前酸潑的名聲就傳遍京師。京師富貴閑人多,好事之輩也多,當年聽聞燕國公定下了她,紛紛預言“從此燕國公府上便將雞犬不寧了”。彼時林夫人少女心性,直來直往。得知燕國公與這些紈絝飲酒,席間對她頗多微詞,便一人一騎闖入公子們的筵席。一掣韁繩,明媚的杏眼掃過眾人失色失神的小白臉,手中長刀往桌案上“哢嚓”一落,道:“哪位是妾的好夫君,出來與妾親口說道吧。”

燕國公深感丟人丟出翔,然則他原本就不擅舞刀弄劍,對上這般英姿颯爽的未婚妻也隻好夫綱難振。便偷偷用醬油抹了臉,在一眾狐朋狗友齊心協力的掩護下,裝作端茶遞水的小廝溜出去,方逃過一劫。

燕國公其人,在京師少年們的眼中那是慷慨爽朗,機智有趣;在京師少女們的眼中也是翩翩公子,清雅脫俗。林夫人這般作為,沒辱沒了燕國公的名聲,反倒令自己男憎女妒。人人提起林夫人,都必為燕國公唏噓。紛紛等著看這潑婦淒涼落魄慘遭報應的那天。

林夫人那麼強硬的性子,如何肯令這些人看了笑話?出嫁十餘年,輔佐夫君,和睦家族,出能平叛,入保平安。做下無數男兒也難做到的功業,堪稱無懈可擊。

眾人遲遲等不來她的報應,反而眼看著她登堂入室,名利雙收,正待感慨“鬼怕惡人”的火候林夫人生下個癡兒。

像不像是遲來的報應?

林夫人一輩子的英名,都毀在這個女兒身上,早先等著看她笑話的人紛紛在背地裏說她“一輩子造的孽都應在女兒身上了”。

林夫人一輩子究竟造下多少孽暫且不提。似她這般彪悍的主母,怎麼可能就這麼認命?

雁卿過了周歲還不會說話,林夫人倒也怕過。可後來瞧著她對外間的聲音還是又反應的,便悄悄的鬆了一口氣。自此便以加倍的勤奮訓練她,每日裏逼著她發出些聲音來。終於在雁卿三歲那年,忽有一日林夫人黯然出神時,雁卿扯了扯她的袖子,說了一聲“阿娘不哭”……

有道是淘人的孩子招人疼。雁卿上頭有兩個哥哥,可林夫人在他們兩個身上的用心加起來,都比不了花在雁卿身上的一半。

奈何雁卿天資駑鈍,口舌笨拙,性子也不機敏,平地走路都恨不能摔個大跟頭。是所謂“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林夫人花費多少心血,卻總不能從她身上得回差強人意的回報,漸漸便焦躁不耐煩起來。

可待要順其自然,由著雁卿笨拙的成長下去,林夫人又忍不下那口氣。

也不為旁的,用旁人的話說,還是因為林夫人“掐尖要強”。

燕國公有一房很受寵的如夫人,姓柳,人稱柳姨娘。窈窕溫婉,恰是林夫人的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