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一句話又讓眾多人為之色變,尤其是剛剛在東上閣等待時口出怨言的臣子,此時更是背上冷汗淋漓。須知天下無不透風的牆,倘若同僚為了升遷或是其他而出賣他們,那麼,那十幾年或更多年苦讀換來的功名前程,無不付諸東流。
至於李明澤在聽到這句話時,更忍不住抬頭往上看了一眼,見太皇太後喉頭微動,嘴唇微張,僅剩的最後一絲希望頓時完全化作了泡影。
原來,她真的沒有死,一切都不過是煙霧彈而已!
“楚王爵位已經極致,孫兒的意思是,加封楚王食邑一千五百戶,加上柱國……”崔夙忽然停住了話頭,心中想著李明澤至今尚無一男半女,這賞封子嗣算是沒用了。摸了一眼袖中那個卷軸,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忽然又接口道,“可比照先頭太宗皇帝封景王的先例,賞丹書鐵券,封司徒,進……神武上將軍!”
最後一連串的封號一出,別說群臣大吃一驚,就連李明澤自己都吃了一驚。他當初設想的自然是攝政王,但是,太皇太後的忽然出現,讓他一瞬間從高峰跌落到了穀底。雖然知道自己這大功不可能被抹煞,可南北二營的事不可能不追究,所以萬萬沒有想到崔夙一開口,就為他要了丹書鐵券。
雖說君王要殺人,即使有丹書鐵券也隻是枉然,但終究聊勝於無。而神武上將軍……雖說是虛職,卻可以開設幕府,並非尋常虛職。也就是說,他已經可以名正言順地招攬人手作為左膀右臂,如果這司徒是太尉,那就更好了。
“準。”
簡簡單單一個字讓下頭的群臣全都呆若木雞,不少期待著太皇太後駁斥崔夙的人更是瞠目結舌。當初太皇太後對李明澤的壓製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可一趟北疆之行卻發生了這樣三百六十度的轉彎,能夠理解的人自然是寥寥無幾。
“準神武上將軍在豐州開設幕府,攝鎮北軍都統。”
緊跟而來的這一聲又可謂是讓一群人驚掉了下巴,待反應過來之後,不少機靈人不禁暗讚連連。北疆既然已經為李明澤所懾服,那麼讓其駐兵靈州,自然是最好不過的。而對於李明澤來說,這卻是不得不吞下的苦果——原來,太皇太後在派他出京之前,早就安排好了這一切。
雖然並不甘心,但他亦不得不俯首領命。地位和權勢雖然重要,但他更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畢竟,如今的豐州不能完全說是不毛之地,那裏已經是他實力的最大來源。
“七郎,你一向是哀家幾個孫兒之中最最聰明能幹的,哀家送你一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好生鎮守北疆,哀家總有去的那一日,到了那時你便能體會哀家苦心了。”
李明澤又應了一聲,旋即仔細玩味著這句話。難道說,這一番恩賞還有其他含義麼?
PS:對不起,是我不好,今天才知道,網絡版可以和實體書更新不一樣的結局。最近忙著考試,等考試完重新寫一個結局,到時更新最後一章,再次致歉!(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