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讓孩子認知周圍的世界(3 / 3)

爬牆出日頭,要發西北風。

日沒胭脂紅,無雨必有風。

月打洞,落雨像閘水衝(月亮周圍有圈雲)。

月亮長毛,大水衝成潮(月亮周圍有高層雲)。

三日風,四日雨。

東風險,西風晴,南風熱,北風冷。

南風吹得緊,落雨快得很。西風收雨腳,泥土曬不白。

春霜不露白,露白要赤腳。霜後南風連夜雨,雪上加霜連夜雨。

大年初一老白霜,一個稻蘿(一捆稻)二個人扛。

年初三,一朝霜,賣花要用船來裝。

星星稠,雨點流。

亮星照爛地,落煞不稀奇。

東虹日頭西虹雨。虹見東,等雨一場空。

虹見西,早晚披蓑衣。

虹高日頭低,大水流滿田。

虹低日頭高,大河無水挑。

晚上看雲魚鱗片,無風必有雨。

逆風行雲,有大雨。黑頭風,白頭雨。

早霧陰,曉霧睛。

三朝霧露發西風,若無西風雨不空。

風不正,天生病。吃了夏至麵,一天短一天。

夏至難逢端午日。

七月風潮,勝如尖刀。

白露看花,秋後看稻。

雷打秋,無稻收。

立冬不出洞,到老一根蔥(蠶豆)。

冬雪是麥被,春雪是麥害。

海潮響,天要轉(轉:落雨)。

煙不上天, 天要變。

雞啁風,鴨啁雨。

貓吃草,要落雨。

曲蟮唱山歌,有雨落不大。

雨中知了叫,預告晴天到。

在生活中,家長除了要教孩子背記這些諺語,並且還要激勵孩子根據 這些諺語多去觀察自然界中的現象。這樣才可有效的讓孩子探索自然,並 了解自然。

回歸自然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充滿了無窮的奧秘,這一切吸引著孩子,但在如 今車水馬龍,泥石林立的居住環境中,孩子很少有機會到大自然中去,因 此家長應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 然,讓他們在大自然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同時也為發展孩子的自然觀察智 能提供條件。

·郊遊

利用空閑時間和孩子一起去郊遊,給他講解各種奇異的自然現象,和孩子在漫無邊際的草坡上奔跑嬉戲,這應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

家長要多帶孩子去做這樣的活動,並且要細心安排,這樣才可以使孩子在郊遊的過程中既快樂又大有收獲。

帶孩子外出郊遊時,首先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合適的郊遊地點,春天和秋天是最適合郊遊的季節,野外的大多數地方都可以成為郊遊的場所;而冬夏兩季則要根據氣候作出選擇,避免過於炎熱或寒冷的時候出遊。也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具體條件選擇郊遊地點。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住宅附近的綠地、花園、草地、山坡、院落都可以成為“郊遊”的場所。

在帶孩子外出郊遊時,還要準備一些必備的物品,如合適的衣著、食物、水、撈小魚的網子、便於存放收集物的袋子、昆蟲箱、望遠鏡、照相機、攝像機等。

在郊遊時,引導孩子有意識的觀察當地能見到的各種鳥類、昆蟲以及地貌特征、植被等。和孩子一起來尋找動物的家在哪裏,看誰發現得多,如鳥窩、蜘蛛網、螞蟻窩等都是尋找的對象。還可結合所見的昆蟲,指導孩子識別益害。也可利用所帶的工具收集一些昆蟲,做成昆蟲標本供以後探索之用。

除此之外,家長也可在帶孩子郊遊時進行一些遊戲,如捉迷藏、找朋友等。還可找一片草叢或樹林。大家靜靜地坐下來或者躺在草叢中仰望天空.觀察天上飛過的小鳥和浮動的雲朵。也可以用樹葉和鬆針堆放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感覺自己變成大地的一個部分,用樹葉蓋住孩子的麵龐,讓他注意傾聽樹林裏的聲音,和父母一起分享他所觀察到的東西。也可找一個草坡,確認草坡上沒有樹樁或尖銳物體,爬到草坡頂部,然後慢慢滾下草坡,看看能滾出多遠。在郊遊時做這樣的遊戲,可以使家長和孩子的心情更放鬆,真正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對於家長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並且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激發孩子探索自然,回歸自我的興趣。

·參觀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在我國各個城市都有著豐富的供孩子參考探索自然界的社會設施,這些設施包括博物館、科技館、兒童遊樂園等。孩子可以在這些設施中獲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激發他們探索自然的興趣。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場館,作為發展孩子自然觀察智能的一個場所。

同時一些生態園地、采摘與種植中心、野生動物園等,近年來也向兒童和青少年開放,家長應多提供機會讓孩子走到這些場所中去,親身參與到植物的播種、施肥、鬆土、澆灌、收獲等各個環節中來。或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小動物,認識和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除此之外,家長在陪孩子參觀的時候,還要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觀察一些事物,如動物的外形特征,喜歡吃什麼等生活習性;參觀回來後和孩子一起討論看到的事物以及參觀過程中有趣的事情,讓孩子做記錄,這樣時間長了,就可以激發孩子參觀的熱情,也就有利的發展了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

不過在此須提出的是,當家長引導孩子去不同場地參觀時,一定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選擇適合他們的參觀內容;鼓勵孩子在參觀的過程中仔細觀察,積極投入到操作活動中去;並且家長在引導孩子參觀時要注意安全,最好事先作好規劃和準備,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規劃參觀的主要內容、路線以及時間。當參觀回來後,要和孩子一起回憶討論參觀的內容等。

·環保行動

愛地球,就是愛每一個生靈,就是愛我們生存的家園。因此,家長要培養接子從小就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愛護環境的積極心態,教育孩子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環保小天使。同時也從環保活動中真正的了解自然界,探索自然界,激發他們的自然觀察智能。

在日常生話中,我們的周圍隨時都有可能見到垃圾,家人和孩子一起散步時,可隨身攜帶一個垃圾袋。 邊遊玩,一邊將看到的垃圾拾起放入袋子中,扔到垃圾箱裏。

現在城市中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家長在和孩子戶外散步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環境,讓孩子觀察什麼地方空氣新鮮,什麼地方空氣不新鮮。也可以讓孩子一起來做個遊戲:讓孩子使勁憋住一口氣,看能夠堅持多長時間。然後,讓孩子來討論憋住氣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覺?如果沒有了空氣人會怎樣?告訴孩子空氣很重要,人離開了空氣就無法生活。激起孩子環保的責任心。

帶孩子出外遊玩,要引導孩子將身邊的小動物當作自己的朋友,讓孩子熱愛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勸誡孩子不要捕殺鳥類及其他小動物。

總之,家長要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環保意識,通過一點一摘的小事,讓環保成為生活習慣,讓孩子為環保出一份力,這樣,我們的家園——地球才能永葆青春美麗。孩子才能更好地在大自然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種植和飼養

現代社會的人們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離自然越來越遠。在家庭環境中創設一些自然景色,對家長來說是放鬆心情、美化家居環境的方式,而對於孩子來說更是發展其自然觀察智能的重要學習環境。

因此,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家裏種兩盆花,飼養一些小動物。讓孩子通過照顧動物和植物,學會對動植物充滿愛心;並且通過照顧動植物獲得相關知識及一些照顧動植物的基本技能等。

不過需要提出的是,在家庭中開展照顧動物與植物的活動,家長應注意這些問題:首先家長要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動、植物。一般來講應選擇容易飼養和種植的動、植物。以動物來講,金魚、鸚鵡、鴿子等較為適宜;植物的品種更為多樣化,如鳳仙花、月季、吊蘭等都可以。但要注意無論種植和飼養什麼,都以不影響孩子的健康為前提。過敏性體質的孩子家中不適合飼養狗、貓等動物,對花粉過敏的孩子來講,植物的種植也要十分小心。另外一些有毒性的植物也不適宜作為家庭種植的對象。

孩子種植植物和飼養動物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對養的動物、植物進行科學、認真的觀察記錄,以增添此項活動的趣味性,從而激發他們探索自然的興趣,為發掘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提供條件。

·玩沙玩水玩泥巴

孩子玩沙玩水玩泥巴可以讓他們感到快樂,對於促進孩子自然觀察智能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玩沙玩水玩泥巴,首先可以發展孩子的感知覺。因為孩子在玩沙、水、泥巴等自然事物時,可讓這些事物充分的接觸手部,能給孩子帶來特別的感官刺激。其次,玩沙、水、泥巴還可以練習孩子的大小肌肉的動作,並且學到關於水、沙、泥土的知識。還可發展孩子的創造力,獲得情緒上的滿足。所以家長應該提供給孩子玩沙、水、泥土或其他自然事物的機會。

在生活中,玩沙玩水玩泥巴的遊戲本身是沒有什麼固定的玩法的,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自由地去玩耍,讓孩子盡情地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他們可以在沙堆裏任意地掏洞、挖溝,將水潑灑在地上觀察水形成的圖案,在水盆裏扔進各樣的東西觀察它們的變化,將泥巴捏成各種不同的造型等等。

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有意的創設一些有趣的遊戲來促使孩子更多地“發明”不同的玩法。比如在孩子自由快樂的玩耍過程中,給孩子出點難題,讓孩子在玩沙子的時候,想辦法把細沙和小石頭分開;在玩水的時候,往水盆裏扔進空瓶,讓孩子想辦法使瓶子沉到水底、浮在水麵或豎立在水中等;在玩泥巴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將泥巴捏成各種不同的造型,讓孩子體會泥巴的可塑性等等。

總之,無論是玩沙、玩水、玩泥巴,或是玩其他自然界的事物,家長都要給予恰當的引導,真正使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既保留事物固有的趣味,又具有教育意義。最重要的是要對發展孩子的智能起到作用。

小結

隨著人口的加速增長,資源的消耗,人類生活環境日益惡化……人類需要那些能夠觀察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創造價值的自然觀察智能強勢的人才。因此家長應創造一切條件來激發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本章的智能培養工具箱中從:創設自然觀察智能學習的環境、觀察自然、探索自然、回歸自然幾個方麵設計了一些培養孩子自然觀察智能的策略,家長可以參考學習,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這些策略納入到日常激發孩子自然觀察智能的訓練中去。從小培養孩子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習慣,為保護自然出一份力。這樣,我們的家園——地球才能永葆青春美麗,孩子才能更好地在大自然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自然觀察智能,使之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自然觀察者,成為一個對自然有幫助,對人類有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