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佛號的意義太深廣了,我在此地略微解釋一下。“南無”不能念成南方的“南”,有無的“無”),這麼念法就錯了。這個名號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一定要念漢唐時候的音才準確,念(那摩),這是古音。“南無”是恭敬禮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詞,就是我們頂禮、敬禮、皈依。“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導師的名號,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常念這一句名號,就是要恭敬阿彌陀佛,要皈依阿彌陀佛,更鼓勵我們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成就圓滿菩提,這是釋迦牟尼佛對學生最大的期望。
“阿彌陀佛”翻成中國話,“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就是無量覺的意思。無量覺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這個意思內容太深廣了。我們將之歸納起來,阿彌陀佛的意義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四十八願,這就是無量覺的濃縮;若將之展開,就是全部的《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可以說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名號的注解,而《無量壽經》是四十八願的注解。但《無量壽經》還隻是略說,再詳細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實在講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說明。有沒有更詳細的?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細說。諸位要是能從這個意義上去體會,就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
所以,佛教導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就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念到了,一句也沒漏掉,在佛法裏可說是大總持法門。總持就是現在所講的總綱領、總原則,“南無阿彌陀佛”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我們受持這一個總綱領、總原則,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決定成就,決定得生。這是佛的名號簡單的解釋。
阿彌陀佛係梵文音譯,又稱“接引佛”、“甘露王”,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其有十三個名號,除無量光佛外,還有無量壽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
阿彌陀佛簡介
佛經裏說,阿彌陀佛成道前是個王子,父親叫月上轉輪聖王,母親名殊勝妙顏。有一次,他聽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深感人生的痛苦,於是放棄王位,出家修行,取法號為法藏。據說他在世自在王佛前發下四十八大宏願,不僅欲求得自身的解脫,還要改善眾生苦難的境遇。經過數劫修煉,終於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據佛經上說,他至今已曆十大劫世,現仍在西方淨土說法。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
一、國無惡道願;
二、不墮惡趣願;
三、身悉金色願;
四、三十二相願;
五、身無差別願;
六、宿命通願;
七、天眼通願;
八、天耳通願;
九、他心通願;
十、神足通願;
十一、遍供諸佛願;
十二、定成正覺願;
十三、光明無量願;
十四、觸光安樂願;
十五、壽命無量願;
十六、聲聞無數願;
十七、諸佛稱歎願;
十八、十念必生願;
十九、聞名發心願;
二十、臨終接引願;
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二十二、國無女人願;
二十三、厭女轉男願;
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二十五、天人禮敬願;
二十六、聞名得福願;
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二十八、國無不善願;
二十九、住正定聚願;
三十、樂如漏盡願;
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三十二、那羅延身願;
三十三、光明慧辯願;
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三十五、一生補處願;
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三十七、衣食自至願;
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四十、無量色樹願;
四十一、樹現佛刹願;
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四十四、普等三昧願;
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四十六、獲陀羅尼願;
四十七、聞名得忍願;
四十八、現證不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