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有一位術士,癡迷仙道,四處遊訪,終得高人指點,悟通法界,本可修成真仙,卻急於求成,誤入歧途,自身萬劫不複,而且誤觸輪回六道機關,解除幽冥神魔封印,神魔鬼怪,凡間作亂,生靈塗炭,曆史也由此改變。術士為力挽狂瀾,經受輪回之苦,輾轉百世,望能找到逆轉坤乾的真人。此真人必是十八世一脈單傳,代代應雷而生,且在辰年,既龍屬之相。經過近兩千年尋尋覓覓,終於落定一人,此人姓魏,名方雨,生於清朝嘉慶時期,丙辰年,已是魏家十三代單傳,且祖上代代辰年所生,降世之時,皆是風雨狂驟,閃電加交,此乃不二人選,然隻需再傳八代,即可功德圓滿,收為囊中,攜投於亂世。
術士覓得魏方雨之時,正值大清國力衰弱,內憂外患,滿清皇室政權岌岌可危,社會時局動蕩不安,有誌之士各為其主,圖謀大業者四處招攬賢能。稍有名氣者,門庭若市,訪客不絕。
地處江南沿海,有一座鄉城坐落於南北官道之上,本是一片依山旁水的荒地,由於南來北往行客商旅,常在此停歇露宿,漸漸形成一驛城,受清政府統轄之後,規模迅速擴大,成為自由貿易所,定名為商城。
商城居民,多為十裏八村的本地人,外來定居者鳳毛麟角,而且在城中倍受欺生排擠,生活得甚是尷尬酸楚。唯獨有一外來人家,受全城百姓擁護愛戴,就是宅於城西北角的魏家。魏家乃武術世家,秉承祖宗遺訓,嚴厲家規,曆代主人,深居簡出,木訥少語,憑借著不俗的身手,為城中治安出了不少力。有魏家人在,全城百姓可夜不閉戶,安然入寢。而且魏家人通岐黃之術,常為百姓免費看病開方,百姓就以魏公相稱魏家主人,以示尊重。
喪權辱國的《黃埔條約》簽訂之後,國民更加激憤,四方義士密謀造反勢頭愈演愈烈,商城之中往來客旅,議論紛紛。江湖人士,頻繁出沒此道。
一日傍晚,餘暉萬裏,秋風徐徐。魏公兒媳臨產,院內忙作一團,魏家男丁,與一群百姓,聚集在魏家門口,個個喜氣洋溢,恭賀連連,卻突然狂風乍作,飛沙走石,陰雲西山隆起,迅速蔓延,不一會兒,遮天敝日,四下變得陰沉如夜,隨即一聲驚雷炸響,大雨如天河擊破,磅礴而瀉,眾多喜客早已禮辭散歸,唯有三人手托厚禮,貯立不走,魏公沉臉相待。此三人正是洪秀全一行,他已造訪十一次,望能招攬魏公入幕,卻總被拒之門外。誰知有人暗中誣告,魏家以勾結亂堂,圖謀造反為罪名,被判滿門抄斬,就在這雷雨交加的入夜時分,魏家人正沉浸添丁喜氣之中,一群官兵,刀槍嚴陣,將魏家圍得水泄不通,魏公為人耿直,剛正不阿,豈願伏罪,官差卻以其抗命拒捕為由,就地正法,合家上下,雞犬不留,唯有那應雷初生的嬰兒,由洪秀全等人帶上,殺出重圍。
嬰兒取名太平,成長於洪秀全發動的太平天國運功之中。
太平天國失敗之後,魏太平被捕,押赴刑場,斬首示眾,被白蓮教所救,但也並未因禍得福。加入白蓮教之後,奉命刺殺駐華大使蒲安臣,卻中途放棄,以叛逆教義為罪名,極刑處死,與其相愛的趙三多之女,身懷六甲,在一個雷電交加,大雨磅礴的夜晚,獨自生下一子後,流血過多而死。其子名為魏清,被蒲安臣救下,得到很好的教育,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文武雙全,中外通修,才華出眾,後投身於興中會,在廣州起義失敗而喪命,其妻帶著三歲大的兒子魏雷生,流亡日本。
魏雷生成人之後,回到祖國,投身於段祺瑞麾下,因勸阻解散國會而遭到監禁,後死於獄中,其妻南逃途中被殺,一歲多大的兒子魏小雨,遺棄荒穀,被過往僧侶收養寺中。
日本全麵侵華後,魏小雨出山,成為汪精衛警衛隊成員,因揭發汪精衛密簽出賣民族利益的《日支新關係調整綱要》遭到追緝,帶著即將分娩的妻子出逃,途中遭遇暴雨,汽車翻入山溝,夫妻雙亡,然而腹中胎兒,被山人救下,取名魏天賜。
內戰爆發後,年幼的魏天賜流落街頭,以雜耍謀生,被梨園行戲師看中,收為門生,他本極賦天資,卻生性頑劣,未成大器,做了小小武生隨團出演,可惜好景不長,在“打倒牛鬼蛇神”的運動中,遭受厄運,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得以牛棚放生,年屆不惑之時,經人介紹,與一位啞巴少女結婚,當了大山穀裏的入贅女婿,後來,妻子臨產之日,本是晴空萬裏,陽光明媚,卻突然狂風乍作,一聲驚雷,響徹山穀,隨之又是一道閃電,摟頭劈下,妻子當場死亡,孩子卻出人意料的保住,然而這並非後福之喜,被鄉鄰視作不詳,讓山穀裏的人都想起了古老的傳言,被雷劈的人不吉利,會給親人帶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