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者是在故意誤導你……]
[若真是如此,那葉義海為何要這麼做,難道是知道了你說謊者的身份?]
[可他又是怎麼知道你是說謊者身份的?]
[如果是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此刻估計已經開始頭皮發麻了,但你可是開了外掛的人,有多次機會驗證猜想。]
[幾秒過後,一個想法在心裏漸漸成型。]
[你悄悄衝葉義海搖了搖頭,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於是你又悄悄衝葉義海點了點頭,依舊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你轉頭衝嚴涵點了點頭。]
[砰的一聲,你爆炸了。]
[你死了。]
張天衡瞬間意識到,衝其他人點頭其實就是自報身份的一種。
此遊戲名為說謊者,所以一切行為都是以說謊者這個身份為默認前提。
也就是說,衝別人點頭就代表著告訴別人“我是說謊者”,而搖頭則代表“我不是說謊者”。
至於搖頭之後再點頭卻沒事其實也很好理解。
是因為兩個衝突的行為反而會讓別人困惑,導致無法確定。
因此規則判定後麵的動作並不算在自報身份,玩家這才不會自爆。
這樣看來,葉義海的身份應該跟他一樣是說謊者了。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葉義海為什麼要告訴他身份,以及說謊者到底有幾個?
如果說謊者不止一個,那是否意味著隻要其中一個說謊者被找到,其他說謊者也都會跟著暴斃?
教室裏的一切都按照推演中如期進行,他果不其然抽到了說謊者身份,而葉義海也再次悄悄衝他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他略一沉吟,最後以相同的動作回應了葉義海。
噠噠噠。
女教師繞著在場的二十人轉完了一圈,所有人都已經拿到了自己的身份標簽。
“各位同學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吧,接下來的十分鍾裏你們隻能在座位上與他人討論,在這期間最多可以向我詢問三個問題,十分鍾後遊戲正式開始。”
女教師話音一落,張天衡立即發動了第三次推演。
[推演開始]
[自由討論剛一開始就有人舉手向女教師提問,無人來得及阻止。]
[“老師您好,請問這場遊戲存在所有人都活下去的辦法嗎?”]
[“存在。”]
[女教師話音剛落,緊接著又有一人舉手。]
[“老師老師,請問遊戲限製殺人嗎?”]
[“不限製。”]
[“老師,如果我把人都殺光了,那算我獲勝嗎?”]
[“算。”]
[提問之人是一名看上去隻有七八歲歲的小男孩,一開口就是連續兩個問題,直接把提問次數給用光了。]
[你很慶幸自己立即使用了推演,不然非得被這個小孩給坑死。]
[可是這個小男孩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難道是真的想把所有人都殺光,就憑他自己?]
[張天衡眯起了眼睛,無視掉其他人對小男孩的謾罵,衝嚴涵問道。]
[“嚴涵,你以前經曆過的副本裏,有必須死掉一部分人的規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