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兒子鄭重其事的模樣,陳振也是極為好奇,一邊關上門,一邊問道。

“你要說什麼事情?”

陳誠拉著陳振坐在沙發上,自己則坐在他的對麵,深吸口氣。

“爸,我其實是從2023年重生回來的。”

“重生?什麼意思?”

陳振不明所以,他還是頭一回聽到這個詞。

“意思就是,我是從22年後的2023年重生回來的,並不是現在的自己。”

“什麼?你在胡說什麼,開什麼玩笑。”

陳振瞪直了眼睛,一臉的不可思議。

“是真的,爸,我沒必要騙你,我腦子裏還帶著前世的記憶。”

陳誠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給你舉個例子證明,在一周後,市裏會派人下來,正式宣告咱們橡膠廠破產倒閉,包括你在內,所有人都會下崗。”

“而就在同一天,廠長牛德誌會也會因此而死掉。”

“牛廠長會死?怎麼死的?不會是被廠裏的職工打死的吧。”

陳振連忙追問道。

現在廠子的情況一天不如一天,職工們的意見都很大,對牛德誌等幾位廠領導也越發的不滿,不然也不會出現剛才那一幕。

然而陳誠卻搖了搖頭。

“不是的,我記憶中牛廠長是在宣布橡膠廠破產大會的現場,突發腦溢血,最終搶救無效而去世的。”

陳誠說完重重歎了口氣,看了爸爸一眼,繼續道。

“其實橡膠廠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廠長牛德誌雖然負有一定領導的責任,但卻不是主因。”

“真正的原因是還是市場、政策變化的太快,廠子的生產和管理體製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墨守成規,不懂變通,被淘汰是必然的。”

“過去國家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橡膠廠又是國營單位,生產也好,銷售也好都是隻要完成市裏製訂的任務指標就行,根本不關注市場。”

“今時不同往日,咱們國家現在執行市場經濟體製,政府不再對企業進行過度幹預,一切都交還給市場。說白了,就是讓企業自力更生,自生自滅。”

陳誠一口氣說了很多,陳振聽了雖然有些難受,可也得承認兒子說的是事實。

其實早在十年前,也就是90年代初,國家就開始推行市場經濟體製,開放市場,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並將國企放到市場中和民企公平競爭,優勝劣汰。

就以他們橡膠廠為例,他是生產一車間的主任,對於生產最為了解。現在廠裏生產的產品還是10年前設計定型的,早都過時了,要不是市裏給他們分配了一些訂單,廠子估計早都撐不下去了。

可現在,那些訂單也沒了,直接導致連他們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原來人人向往的的鐵飯碗不再牢固,國企破產,員工下崗的情況越來越多,屢見不鮮,大家也都見怪不怪。

其實大家對於廠子破產倒閉早都有了心理準備,並不是不能接受,他們擔心的是自己下崗失業後,這日子該怎麼辦,一家老小總得活下去吧。

“你懂得還挺多,都是從哪裏學的?”

陳振終於反應過來,驚訝的看著兒子。在他的印象裏,兒子雖然學習不錯,但似乎並不怎麼關注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