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百年戰爭(1 / 2)

楔子(一)百年戰爭

西元2131年,經濟危機席卷了東西方各國,人們不滿情緒無可抑製,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戰爭已經成了唯一的選擇。

西元2132年,各國先後通過了對現有資源進行了嚴控的法律法規,資源枯竭的日出之國,不甘退出曆史舞台,慫恿菲國等小盟國,武力占領了南海的油氣田。

隨後日出之國借口在華夏共和國反擊戰中有日籍民船被擊沉,投入了戰爭,米國借口為維護世界和平也率領西方主要盟國重兵壓境。

至此,繼綿延百年的中小規模戰爭之後,更大的百年戰爭開始了。

羞刀難入鞘,日菲等國經不起大規模戰爭的消耗,逐漸疲軟。作為主子和慫恿者的米國也不得不赤膊上陣。

不過米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還是很有一套的。他首先匆忙組織建立了新國聯,然後讓新國聯發表聲明,稱華夏共和國不能為鄰國提供必要的資源及生存空間,嚴重危及世界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成立新國聯聯軍,宣布在華夏共和國領海及沿海1000公裏內建立禁飛區。

西元2133年10月,華夏共和國衛國戰爭全麵爆發。

西元2133年12月,華夏共和國雙拳難敵四手,開始收縮防線,尋求盟友的支持,允諾給予未來的斯蘭帝國軍工科技的支持,特別是核子科技的支持。修改憲法,廢除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款,在法律上通過了在海空國土邊境以內,可以使用核武防禦的條款。

唇亡齒寒。

西元2134年4月,華夏共和國、羅斯帝國宣布給予蘭斯帝國核保護,斯蘭帝國的遺民們,不甘一直被西方諸強分而治之,看準時機發動了統一戰爭

西元2134年6月,不甘束手就縛的羅斯帝國趁機發動了複國戰爭。

三方聯盟形成了,新國聯也成為了一個徹底的軍事組織。

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最大的一場戰爭爆發了。不過瘋狂的政治家們總算還沒有完全失去理智,在幾次戰術核武器的試探之後,在更大的核子武器的陰影下,戰爭進入了僵持階段。

華夏共和國二分之一的領土,三分之二的人民卷入了戰爭,日子很不好過。國內破壞分子不斷,貧富分化日趨嚴重,生活物資短缺,戰爭間接導致的死亡日益增多,國民平均壽命直線下降,再也不用什麼計劃生育了。好在華夏族能吃苦耐勞,苦日子過的多了,日子也將就著過。

按說米國世界第一大國,人民富得流油,應該好過吧。

嗬嗬,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剛開始還沒什麼大問題,隻不過,恐怖組織活動頻繁了一些。

不過隨著斯蘭帝國統一戰爭和羅斯帝國複國戰爭的爆發,情況也日益嚴重。國外,米國失去了斯蘭帝國源源不斷的資本輸入,甚至為了阻撓斯蘭帝國建立一個反米的統一政權還得不斷的投入。南美,為了自保,不斷的想要與他撇清關係。

國內,戰爭爆發的後遺症,日漸突出,民族矛盾重重,國民間信任危機,看誰都像間諜。恐怖活動多,就采取強力措施,離心傾向就更重。時間短還好些,隨著戰爭時間的不斷延長,而且戰爭結束時間卻遙遙無期。本來受科技發展放緩,沒有新興利益集團出現對抗既得利益者的影響,美國的民主政體已經在不斷削弱。現在更是在戰爭的硝煙中逐漸的崩潰,戰爭的壓力讓集權的聲音不斷高漲,高度的集權導致國民間不斷的相互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