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風口浪尖上的富士康(1 / 2)

勞工團體:不要劊子手總裁

12個年輕生命為何消逝

2010年,春末夏初。全世界都看到了兩個鏡頭,這兩個鏡頭證明郭台銘正活在危機裏頭,非常狼狽。

5月26日,深圳龍華,郭台銘被超過300名記者團團圍住。烈日下,被四麵八方尖銳的問題圍攻著,他汗流浹背,總是一張大苦臉。

6月8日,台北土城,郭台銘被小股東接連質詢。過去的鴻海股東會上,郭台銘每每意氣風發,自豪於超高獲利,但2010年上半年以來,鴻海股價重挫超過26%,卻是不爭的事實。股東會外麵還有勞工團體拉著白布條、燒冥紙等以示抗議,讓鴻海上演了一出台式“立法院”鬧劇。他們大聲向全世界呐喊:我們不要劊子手總裁!我們不要血汗工廠!

很多記者直擊了這兩個場景,同時發現郭台銘真的變了個人。少了威風,他甚至有了認輸的念頭。

“對我個人的衝擊也很大。創業這麼久以來,從沒有像這次一樣。”郭台銘說,他心裏一度生起“不如歸去”,退出企業經營的念頭。

這12起鴻海年輕員工自殺事件讓郭台銘感到自己背了“12個十字架”,毋庸置疑,他必須承擔管理上的道德責任。雖然不是因公殉職,但他們個個都是富士康的員工,很多都選擇在龍華的工業園宿舍中結束自己的生命。

從19歲的青年工人馬向前跳樓自殺身亡以來,短短幾個月內,已經發生了十多起這類悲劇,起碼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

2010年5月25日,李海(19歲)清晨墜樓,死亡。

2010年5月21日,南鋼(21歲)從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4日,梁超(21歲)從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11日,祝晨明(24歲)從租住房屋的樓頂跳下,死亡。

2010年5月6日,盧新(24歲)從陽台縱身跳下,死亡。

2010年4月7日,觀瀾樟閣村,富士康一男員工(22歲)跳樓,死亡。

2010年4月7日,觀瀾廠區外宿舍,寧姓女員工(18歲)跳樓,死亡。

2010年4月6日,觀瀾C8棟宿舍女工饒淑琴(18歲)墜樓,入院治療。

2010年3月29日,龍華廠區,一男性員工(23歲)從宿舍樓上墜下,死亡。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龍華園區,新進女員工田玉從三樓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樓受傷。

2010年1月23日,淩晨4時許,富士康員工馬向前(19歲)墜樓,死亡。

如此頻繁發生的社會事件,讓郭台銘和富士康迅速被推到了道德審判的被告席上。一時間,全中國、全世界的人們,都好奇起來了。

郭台銘是全球電子代工製造之王,他手下的龐大帝國,是由超過90萬名員工組建起來的。過去30年,在郭台銘心中,人是最不重要的。因為在深圳龍華,每年都有用之不竭的勞動力,他們廉價,極少抱怨,如同一個個不起眼的小螺絲釘,組建起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代工機器。

但他確實忽視了員工。

這位台灣首富、全球電子代工之王,因為一個個跳樓事件慌了手腳。他在著名的“郭語錄”中說過,企業陷入困境的兩大原因:一是遠離客戶,二是遠離員工。如今他也嚐到了後者帶來的苦果。“因為沒有辦法阻止這些事情一再發生。在過去的兩個月裏,我很害怕晚上11點後或者淩晨接到電話。”麵對著300多名中外媒體記者,郭台銘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