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你們的話(1 / 1)

2012年6月,我們被畢業了。前幾天還在感慨師哥師姐的離開,轉眼間,自己也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畢業,來的如此猝不及防。

5月末,師哥師姐們忙著論文答辯、畢業留影、找工作、處理舊的衣物以及各種生活用品,學校裏突然多出了許多忙碌的身影,來來往往間,除了緊張,還有落寞......那時,坐在5樓的自習室,看著他們奔波的身影,還在想,明年的這個時候,自己是不是也像他們一樣,用相機記錄著自己對這個地方的最後一絲留戀;是不是也會找幾個知己好好的回憶一下過去,幻想一下未來;是不是還會一個人,最後一次用腳步丈量這個學院的每一個角落,做最後的道別;是不是,也會喝的酩酊大醉,彼此抱頭痛哭,然後,把那些美好的、傷感的回憶連同行李一起打包,各踏征程,從此,陌路獨行。

6月,我們被通知畢業實習,論文選題、實習......一切都來的太過突然,與想象中的畢業相差萬裏。隨著選題的開始,周圍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話題的內容也從生活瑣事變成了各個老師的論文題目,大家的心裏,除了煩躁就是迷茫與不安,突然,我們似乎都長大了,要麵對現實了。

6個人的寢室,總有幾張床是空著的,這,就是畢業前兆。有時聽著對麵大一、大二的學妹們各種瘋各種鬧的笑聲,突然覺得自己好像老了很多,激情,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偶爾逛街,總會經過那個叫“南北一家”的地方,是大一的時候吧,我們六個人每次經過那裏都會想著把這個店麵租下來,6個小老板娘,多好。大一時課最多,卻總有用不完的精力,一起上課,一起逛街,晚上熄燈以後一起憧憬著自己將來的老公會是什麼樣子,自己的家會是什麼樣子,會一起豪言壯誌的說,將來我要怎樣怎樣,也會就一個話題一起調侃某個人,而這個人,大部分情況都會是大珊姐。

突然想起,那時,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台詞。楠姐總會說“死騙子”,珊珊的“你老婆婆滴”,靜靜的“變態”,顧丹的“老公”,亞楠的“我覺得吧”,......都沿用到現在。

大一時睡的特別沉,手機鬧鈴的鈴聲是劉若英的《後來》,還是高潮部分,每次鬧鈴響了自己都聽不見,任憑那句“後來......”把其他人都叫醒,然後,大家再把我叫醒......

記得大家第一次去吃自助烤肉,買完單出門時老板娘那快哭了的可愛表情,記得主任強調班級晚自習的出勤時靜靜那句“寢室不是學習的地方,但班級可以是睡覺的地方”,記得我們的“離別的車站”、“我在這等著你回來”;記得我們的“大華姐”和“魯華大兄弟”;記得亞楠過生日去江邊“放生”,被好八連的車追趕時的心驚膽戰,記得宿舍失火後班主任開會時大家的義憤填膺,記得曆史係的那個“教授”;記得的還有那些記不得的就這樣過去了,就這樣,被“畢業”帶走了。

感謝我的大學,這個百步見方的地方,給了我一個快樂的“家”和一群可愛的家人,給了我一窩知心的朋友:在我減肥時總是打擊我卻每次都給我好多好多好吃的的老鄉,任憑我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蹭在她身上、陪我跳老年操的小韓,在我失戀時陪在身邊的室友,更要感謝大學給了我一份懵懂的愛情,讓自己學會珍惜、學會知足,學會,怎樣去麵對現實。

怕離別,卻又道再見。可是,有些人,真的,不想,說再見。.........

總是承諾在畢業前要送你們一份特殊的禮物,想來想去都沒什麼創新點的禮物,在整理空間的時候突然想到,就把我們這四年的故事寫成一本書,作為我們427寢室的專屬著作吧,然後簽上我們的名字,如果幸運,我真的成了小有名氣的作家,到時候你們也可以拿著我們自己的故事牛氣衝天的對自己的閨女兒子說:“看,你媽當年上大學的時候多拉風!”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裏的每個人都真實的存在著,它發生在北方邊陲小城黑河,那裏一年中有半年是冬天,那裏天很藍,水很清,風很硬,那裏的人很簡單,生活的很隨意,那裏有美麗的黑龍江,在江邊很容易就能看見對岸的俄羅斯,那裏有一所被當地人稱為“北疆國門大學”的黑河學院,那裏有意氣風發剛剛踏入大學對新生活充滿期待、對愛情充滿憧憬的青年男女們,他們的勇敢、他們的瘋狂、他們的憧憬、他們的肆無忌憚、他們的義無反顧……而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懵懂的大一學妹到略顯老成的學姐,四年的時光,轉瞬即逝,鄰近畢業的我們雖然還沒有拿到那張畢業證書但卻已邁出校門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天各一方,而當初我們一起做的夢都還在,我們的“南北一家”,我們驚心動魄的“放生行動”,我們狼吞虎咽的自助烤肉餐。遠在他鄉的你們,隻希望有你們的地方天氣依然晴朗,陽光依然明亮。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