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我提三尺劍(1 / 2)

要知道,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人,雖然嘴上問著,但其實心裏已經默認肯定是封禪過的,說不定還不止一次。

結果居然沒有?

“對噠!”綿綿點頭,然後嘴巴心聲同步開始說:“阿耶,一直沒有封禪!但係,綿綿也不遺、憾!”

【貞觀五年、貞觀六年、貞觀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二十一年……貞觀年間,數次封禪提議,都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主要還是怕勞民傷財。】

【不過,一提到封禪,我就想起二鳳那段話啦!!】

【隋末分離,群凶競逐,我提三尺劍,數年之間,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 突厥強梁,世為紛更,今乃襲我衣冠、為我臣吏,殊方異類,輻輳鴻臚,是朕文教所來也; 突厥破滅,君臣為俘,安養之情,同於赤子,是朕仁愛之道也; 林邑貢能言鳥、新羅獻女樂,憫其離本,皆令反國,是朕敦本也。 酧功錄效,必依賞格;懲惡罰罪,必據刑書。割親愛、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 非朕專自矜伐,欲明聖人之教不徒然也。】(注:《唐會要》)

【二鳳說的這一段話,是綿綿最最最喜歡的一段啦!“我提三尺劍”什麼的,一聽就超燃超燃的呀!】

【啊啊啊!!二鳳為什麼可以這麼蘇!從頭蘇到腳!】

【話說二鳳超愛自誇的!】

【沒本事的人自誇招人討厭,有真本事的人自誇,就超超超可愛噠!】

【而且,二鳳不止喜歡自誇,還喜歡聽別人誇誇,史書上,有好多二鳳求誇誇的記載。】

【譬如很有名的唐太宗“五事治天下”論。】

【這段也很有意思噠!!先是“上禦翠微殿,問侍臣曰”,二鳳說,自古以來的帝王,雖然平定了中原華夏,卻不能使西北方的少數民族臣服。我的才能並未超過古代帝王,功績卻比他們大,不知是什麼原故,請你們坦率地說說。】

【嘖,這不就是典型的二鳳式求誇誇嗎?“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這種話貞觀天團能忍?】

【於是臣子們立刻上前順毛:“陛下的功德如天地,萬物不得而名言。”】

【二鳳一聽,噫!你們誇得這麼泛泛,難道我沒有功勞嗎?難道我不值得一誇嗎?於是他自己來……】

【他說,你們說得不對。“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

【第一點:自古以來,帝王們多會嫉妒才能超過自己的人,而我看見別人的優點,就好像我自己的優點一樣。 第二點: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什麼都擅長,而我用人的長處而避免他的短處。 第三點,帝王往往看見有才能的人,就想把他留在自己身邊,看見那些缺少才能的人,就想把他們推向深淵,而我看見賢能的人就敬重他們,看見缺少才能之人也會愛護他們。這樣一來,賢能和不賢的人都能各得其所。 第四點,帝王們多憎惡正直直諫的人,想盡辦法殺害他們,曆朝曆代常常是這樣的。 而我自登上皇位以來,朝中正直的大臣們比比皆是,我並沒有貶黜責罰過任何一個。 第五點,自古以來都以中華為重,而賤視夷狄,我卻對他們一樣愛護,因此他們都依附我如同依附自己的父母一樣。】(←全是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