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遭逢變故(1 / 3)

第一章遭逢變故

江湖的出現,人們創出了萬千的功法,各種高手層出不窮。而江湖不同時代中卻出現了八個人,具體姓名無從考證,憑著逆天的天資創出了絕世功法,並且功力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無人能夠超越。而這八人便被尊稱為三皇五帝。

隨著時間的流逝,三皇五帝的後人或是傳人繼承了先輩的稱號,繼續將武學發揚廣大。而今,三皇五帝的稱號並非單指一個人,更是一個門派,一個流派的稱號。

三皇何許人?一為魔道領袖魔皇,身懷魔道至尊寶典《葬神天魔功》;其餘二皇為邪道雙皇,九幽皇和幽冥皇,分別身懷邪功《九幽邪經》和《幽冥邪經》。

五帝是對正道的五位高手的尊稱,現也代表著一個門派。分別為東帝,東極三仙宗,鎮宗絕學《三元歸一心經》;南帝,南極無邊海閣,鎮宗絕學《碧波幻滅訣》;西帝,西極雷雲峰,鎮宗絕學《紫霄神雷訣》;北帝,北極冰封穀,鎮宗絕學《冰魄真經》;中帝,昆侖殿,鎮宗絕學《五行輪回大法》。

多少年來,江湖中門派出現,強大到滅亡,無不遵循著天道盛極而衰的定理。隨著門派的滅亡,許多功法也隨之失傳。卻唯獨這三皇五帝的後人,一直延續至今,從未間斷。

不過,這八家雖然傳承未曾斷過,各門各派的實力雖然勢均力敵,但也有被打破的時候。一千年前,魔皇白淩道練成魔功《葬神天魔功》第十二重,當時其他七門掌門無一人將本門的神功練至巔峰,因此無人是其對手,一時間,魔威懾江湖,魔道橫行,無人敢惹。

當然,即使魔皇已是天下無敵,他也明白憑借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消滅其餘七門,而其餘七門雖然分屬正邪兩道,但是為了對付自己,也是聯合在了一起。最後,白淩道也是退而求其次,逼迫七門承認他為武林至尊,天下武林任其號令!對於白淩道的要求,七門自然無法拒絕,當然他們不可能聽命白淩道,於是選擇了退隱,頓時天下落入魔道之手。

稱霸中原武林之後,白淩道繼續他的宏圖霸業,將目光投向了他魔道更西之地,西域。征戰西域十年,雙方死傷無數,魔道實力遭受重創,天下正道,邪道中人在五帝和邪道雙皇的率領下,反攻魔道。

白淩道手持魔道神兵‘弑神刀’,憑著《葬神天魔功》第十二重巔峰的實力,一人獨戰七大絕頂高手,重傷不敵,最後不知所蹤。隨著白淩道的失蹤,魔道群龍無首,頓時土崩瓦解。

魔道元氣大傷,其後百年一蹶不振。雖然魔道拚死保住了魔道至尊寶典《葬神天魔功》,但是很可惜,魔道神兵‘弑神刀’卻是隨著白淩道的失蹤而失去了蹤跡。

隨後百多年,魔道雖然出現了不少的奇才,但是卻無人能夠將《葬神天魔功》練至大成,據說是因為少了魔道神兵‘弑神刀’的緣故。

遍尋‘弑神刀’而不得,魔功又無法練至大成,因此魔道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強有力的霸主,可以稱為魔皇的強者。最後魔道發生分裂,分為了葬神門和天魔教,而葬神門門主和天魔教教主因為《葬神天魔功》實在太過玄奧,無法完全參悟,於是各取所需創出了《葬神訣》和《天魔功》。雖然這兩大功法無法媲美練至十二重的《葬神天魔功》,但是這兩大功法卻是可以練至大成,相比較,其實力較練《葬神天魔功》暴增數十倍。這樣一來,魔道重新有了和其他七門相抗衡的實力,魔道才是漸漸地開始恢複元氣。

時間飛逝,江湖中早已淡忘了過去的曆史,千年前的事情實在是太過久遠,除了一些曆史悠久的大門派還知道那些悠久的往事,其他的江湖中人或是武林門派早已不知。

就像五帝傳人早已不在江湖走動,就如同完全沒有在江湖中出現過似的,即使出現,尋常江湖中人又怎能知情?但是魔道和邪道四皇的威名卻是讓江湖中人心驚膽跳,這多出的一皇就是少了魔皇,多了葬神皇和天魔皇。

也正是因為這樣,魔道和邪道有些相似,那就是功法的相似。魔道和邪道不像正道那樣,功法千奇百怪,他們兩道的功法源頭可以追溯到一點,當然魔道是一點,邪道卻是兩點。魔道的上乘功法基本都是演變自《葬神訣》和《天魔功》,最終的來源自然是來自《葬神天魔功》。而邪道的功法卻是源自《九幽邪經》和《幽冥邪經》。

江湖中,武林爭鬥總是層出不窮,而當今最為人樂道的就是五十年前的邪道紛爭。當年,幽冥皇一脈幽冥邪道沒落,當時的幽冥皇隻將九重《幽冥邪經》練至第七重,而九幽皇秦慕雲的《九幽邪經》卻是練至大成,九重境界。

於是九幽皇秦慕雲開始了吞並幽冥邪道的計劃,準備一統邪道,成為邪道至高無上的邪皇。可是他的打算並未如願,因為他遭到了魔道雙皇的阻撓,最後隻是奪得了《幽冥邪經》。

而九幽皇秦慕雲得到《幽冥邪經》之後,便再也未在眾人麵前出現,幸好秦慕雲已經指定了下一屆的九幽皇人選,倒也沒讓九幽邪道一脈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