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附錄二 浙江省曆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1)(1 / 2)

從1986年至2007年,全省共召開了19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

由於會前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會議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時間緊湊、效果明顯,對促進財稅工作,推進我省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所以深受縣(市)領導和財政局長的歡迎。需要說明的是,1994年開始為地方財政收入超過億元縣(市)的領導和財政局長參加,1998年開始為地方財政收入超過雙億元縣(市)的領導和財政局長參加,2002年開始為地方財政收入超過4億元縣(市)的領導和財政局長參加,2005年開始為地方財政收入超過8億元縣(市)的領導和財政局長參加。

第一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

全省第一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於1986年3月19日-21日在蕭山縣召開。會議當時的名稱為“全省億元縣財稅局長座談會”。參加這次會議的有1985年財政收入超億元的蕭山、餘杭、紹興、海寧、桐鄉、餘姚、鄞縣、慈溪等8個縣(市),以及1985年財政收入近億元的黃岩、蘭溪、上虞、平湖4個縣(市)的財稅局長以及部分預算股長、稅政股長、企財股長。省財政廳廳長吳殲、副廳長楊存浩參加了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分析財政收入情況,研究如何用活財政資金和發展橫向經濟聯合中的財政稅收政策,以及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的措施等問題,並確定把省財政的部分間歇資金暫時借給參加會議的縣(市)使用,以支持其經濟發展,當年借出1.4億元。

第二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

全省第二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於1986年11月5日-10日在紹興縣召開。當時的會議名稱為“全省億元縣財稅局長會議”。與會者範圍與第一次會議一樣。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總結交流第一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以來的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有關政策,研究1987年的財稅工作,特別是研究如何把財政收入進一步抓上去的具體措施。吳殲廳長在會議結束時講了三個問題:(1)1986年財稅工作的主要成績;(2)關於1987年的工作安排;(3)有關財稅政策問題。

第三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

全省第三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於1987年6月23日-24日在餘杭縣召開。當時會議的名稱為“全省億元縣財稅局長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1986年財政收入超億元的蕭山、餘杭、紹興、海寧、桐鄉、餘姚、鄞縣、慈溪、黃岩等9個縣(市),以及近幾年將上億元的蘭溪、上虞、平湖、諸暨、嵊縣、海鹽、臨安、嘉善、德清等9個縣(市)的財稅局長。省財政廳廳長宋少祥、副廳長盧欽壽、原廳長吳殲到會。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財稅部門如何支持經濟發展,加強稅收征管,大力組織財政收入,努力完成全年的財政收入任務。會上重點討論了省財政廳提出的《關於支持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若幹意見》和《對財政收入億元縣(市)在稅收上的若幹補充試行措施》,並提出了若幹修改補充意見,會後以正式文件下發試行。宋少祥廳長講了話。他在講話中,一是講了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二是肯定了省廳出台的有關財稅政策在發展經濟中的作用,要求參加會議的各縣(市)用好這些政策,促進經濟發展;三是對下半年的財稅工作提出了要求。

第四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

全省第四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於1988年4月26日-30日在海寧市召開。由於這次會議有杭州、嘉興、湖州、紹興4個省轄市的財稅局長參加,所以這次會議名稱為“全省第四次重點市、縣財稅工作座談會”。1987年財政收入超億元的蕭山、餘杭、紹興、海寧、桐鄉、黃岩、蘭溪、上虞等8個縣(市),以及1987年財政收入接近億元的8個縣(市)的財稅局長參加了會議。

(寧波市計劃單列後,鄞縣、餘姚、慈溪三縣(市)暫不參加)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分析第一季度財政收支形勢,介紹抓收入經驗和落實外貿體製改革、承包經營責任製等情況,進一步討論支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若幹政策問題。在會上,省財政廳廳長宋少祥介紹了赴廣東、福建考察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情況。

省財政廳副廳長盧欽壽在會議結束時講了話。他在講話中,分析了全省第一季度收支形勢,要求各級財稅部門在下半年著重抓好以下四項工作:(1)繼續深入開展“雙增雙節”運動;(2)進一步完善承包經營責任製,配合做好外貿包幹工作;(3)積極支持外向型經濟發展;(4)充分發揮財政信用的作用,用活用好財政資金。

第五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

全省第五次財政收入億元縣(市)會議,於1990年4月24日-26日在桐鄉市召開。這次會議當時的名稱為“全省財政收入億元縣(市)局長會議”。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1989年財政收入超億元的蕭山、餘杭、海寧、桐鄉、紹興、黃岩、上虞、蘭溪、瑞安、樂清、平湖、溫嶺、諸暨等13個縣(市),以及1989年財政收入接近億元的8個縣(市)的財稅局長。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研究財稅部門如何促產增收,保證完成當年的財政收入任務。省財政廳副廳長盧欽壽在會上講了話。他肯定了會議對當時經濟形勢的分析,強調財稅部門要千方百計促進生產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培植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