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曾說:“吾觀古今之史,古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何塞·黎薩爾亦說道:“如果不獻身給一個偉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無意義的。”古今中外,許多優秀的男兒,正是因為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和夢想,他們的人生才呈現出另一種成功的姿態,並且最終取得了勝利。
隻有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我們才具有前進的動力和源泉。隻要我們不懈追求,隻要我們堅定信念,隻要我們勇於探索,隻要我們敢於行動,我們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渴望成功的男人,早日樹立遠大的夢想吧,因為夢想是人生的翅膀,能幫你飛向成功的彼岸。
樹立“狠”目標,方為好男兒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就一直在不停地追逐夢想,正是在這種樹立目標、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人類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往往都是那些敢於去擁抱自己理想的人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君不見,無數的奇男子、偉丈夫,無不是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並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最後才到達成功的彼岸。換言之,一個男人隻有樹立了“狠”目標,才有可能成功。
少年時期的周恩來便是這樣一個人。一次,班上召開了討論會,主題是“你為什麼要讀書?”校長問道:“你們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讀書呢?”
有人站起來回答道:“為了明理而讀書。”
“為了自己的父母、家人而讀書。”
“為了能賺大錢而讀書。”
“為了能做官而讀書。”
校長微笑著聽完了大家的發言,又點了周恩來的名字。
周恩來站起身來,大聲地說道:“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在之後的歲月裏,周恩來確實如他早年讀書所樹立的誌向那樣,將“為中華之崛起”作為他一生的追求。
正是因為樹立了遠大的目標,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中,周恩來都絲毫沒有退卻,並實現了當初的理想。
偉大的目標,是引導男人走向成功的燈塔。男人的夢想既可以從小就開始培養,然後一步一步達成所願,也可以在人生的經曆中,根據生存環境的變化而確立將來的發展目標。
秦朝末年,朝廷的苛捐雜稅和賦稅徭役讓老百姓苦不堪言,農民出身的陳勝順應時勢,大聲吼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正是由於樹立了鴻鵠之誌,陳勝走上了反抗秦朝暴政的道路。這場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運動成功動搖了秦朝的統治根基,為後世千百年來的農民起義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有人可能會說,曆史上的英雄是時勢造成的。和平年代,夢想還有作用嗎?其實,在現代社會,更要樹立夢想。有夢想才有明天,夢想是成功的開始。一個連夢想都不曾有過的人,眼中所能見到的隻會是些蠅頭小利,他們看不到明天,也不期待未來。這樣的人很難有出頭之日。而一個隻會做夢的人也是如此。他們雖然仰望著遠方,但是腳步停滯,隻會躺在原地做自己的春秋大夢,這樣的人,他們的夢想就如同天邊的地平線,雖然看得到,但是永遠到達不了。還有那些有夢想卻沒有毅力的人,他們雖然也想擁抱成功,但是懶惰最終會把他們拉回平庸。有夢想才有明天,但是這個美好的明天,需要依靠目標的指引才能到達。
目標是人生的翅膀,有了它們,我們才能飛向更好的明天。目標是成功路上的明燈,有了它們的指引,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最終到達自己的目的地。目標也是我們前行過程中的警鍾,在它們的警醒下,我們才可以克服惰性,磨礪意誌。
夢想是成功的基礎,如果想要成功,那麼首先要給自己確立一個夢想。大膽地將心中最想實現的確立為夢想吧,不管它看上去多麼荒誕和可笑。隻要你深信並且不斷努力朝它靠近,那麼終有一天,你能夠實現那些一度被旁人嘲笑為“癡心妄想”的夢想。在確立夢想時,你唯一需要考慮進去的,便是社會與自然因素,如果你的夢想會觸犯社會的禁忌和自然的底線,那麼在你實現它的過程極有可能遭到來自社會和自然的嚴懲。
有了夢想之後,可以以夢想為終點來設置目標。目標就像是成功路上的路標,實現一個,你就離你的夢想更近了一步。那麼該怎樣設置目標呢?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目標是為實現夢想所服務的,因此在實現目標時,那些會阻撓你成功,與你的夢想相悖的事情不宜設定為目標。其次,在設立目標時,不宜難度過大,或者難度過小。
如果難度過大,那就失去了循序漸進的意義,一口氣是吃不成胖子的,實現夢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往往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如果妄想一蹴而就,那麼你要做的也許是換一個容易實現的夢想。如果將目標設置得難度過大,比如想減肥的人將目標定為一個星期瘦十斤,那麼即便你真的實現了這個目標,你的健康也會受損,這樣不利於你去完成之後的目標。
如果目標的難度設置得過低,那麼你將沒有任何進步,這樣不利於個人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如果目標設置的過多,那麼在完成的時候會變得非常煩瑣,用不了多久便會耗盡你的耐心;而目標設置得過少,又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將目標拋到腦後,起不到激勵作用。因此,在設置目標時,一定要注意,既不能過多,也不宜太少,難度適中,不能太難,也不宜太過簡單,隻有這樣,目標才能成為你人生中的翅膀,帶你飛到夢想的彼岸。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當我們實現夢想的希望渺茫時,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因為時代是會變化的,當夢想受到了重挫時,能夠堅持不懈固然好,但也要適時觀察當下的情況,自己的夢想是否已經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夢想應當是現實的陽光,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加油站。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個正確的夢想,既是我們努力的前提,也是堅持下去的意義。
概言之,好男兒,當有狠目標。當我們不再為衣食發愁時,當我們有一份穩定而清閑的工作時,當我們漸漸忘記了少年時的夢想時,我們要在心裏告訴自己:是一直這樣毫無風浪地過下去,還是為了達到更遠大的目標去拚搏一下?無數成功人士用他們的事例證明,隻有不安於現狀的男人才是好男人,隻有對自己“狠”一些的男人才會是笑到最後的男人。
有抱負才有前途
七堇年曾在《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一書中這樣說過:“我們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然而對於多數人來說,他們的青春已經埋葬在了被窩裏,而他們的誌向和抱負,也已經湮沒在了日複一日的日常俗事中。
誰不曾夢想著仗劍走天涯,去探訪世界的繁華。誰不曾夢想著站在世界之巔,感受萬眾矚目的榮耀。然而,年齡在增大,夢想卻在變小。我們曾經有過最遠大的抱負,希望自己可以成長成為胸懷四海、兼濟天下之人,之後,我們將“遠大”抹去,隻剩下“誌向”,到最後,我們連“誌向”也拋棄了,隻能兩手空空盲目前行。過完今天,不想明天,也不考慮未來,生活終究擊垮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激情。
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都是逃兵。從夢想的戰場上四處逃散,曾經的熱血,可以為夢想拚搏到底的勇氣,一泄到底。我們不願再提曾經的抱負,我們隻是相互安慰著,商量著如何繼續苟活下去。夢想能做什麼?抱負可以當飯吃嗎?醒醒吧,別做那麼孩子氣的事了,人生在世及時行樂就好。天塌下來自然有高個子頂著,輪不到你我。
我們就這樣相互安慰著,達成共識。然而當更加年輕的生命站在我們麵前,歌頌生命,演繹青春和激情,氣勢如虹地要去拚殺出屬於自己的天地時,他們的言與行刺痛我們的眼睛。我們中的一些會沉默不語,視而不見;而另外一些,則會上前給出更加“理性”的建議,試圖讓那些少年明白,他們有多不切實際。是的,就像當初我們懷抱夢想時那些年長之人給予我們的“建議”一樣。甚至,我們會暗暗期待,期待著這些和當年的自己相似的年輕人,铩羽而歸。看吧,丟棄掉誌向的我們,最終成長成了什麼樣的人。自己沒有成功的希望了,便期待著別人不行。是什麼將我們變成了這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成了這樣。
是那個時候吧,就是我們丟棄那些遙遠的看上去“高大上”的夢想而甘於平庸的時候。當我們失去了仰望的目標,便不得不將目光集中在雞毛蒜皮雞零狗碎之上。看不到遠方,便隻能為蠅頭小利斤斤計較,而這樣的人,注定也走不了太遠。從我們丟棄遠大理想的那一天開始,我們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自此,我們再也無法跳脫平庸的魔掌。
將夢想撿起來吧,好好珍惜,重新做一次滿腔熱血的男人,為了心中的那個夢去拚搏,不要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你最辜負不起的,隻有當年對你滿懷期待的那個自己。
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都不是偶然的。在戰場上,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早先大多隻是普通的士卒;在職場上,能呼風喚雨的精英,很多也做過小買賣,擺過地攤。
戰國時期,秦國倚仗強大的軍事力量將其餘六國全數殲滅,一統天下。當秦國派出大軍攻打最後一個國家楚國時,遭遇到了項燕部隊的殊死抵抗。最終,項燕戰敗,拔劍自刎。在臨死前,他向站在對麵的秦國軍隊高聲大喊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當秦始皇嬴政登上“皇帝”寶座之後,項燕的孫子項羽卻念念不忘祖父留下的那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個少年下定決心:“有生之年,我一定會讓‘亡秦必楚’這四個字,徹底在我的手上化作現實!”
從立下了宏願的那時起,項羽就再也沒有遺忘過這個可怕而又艱難的誌向。他的雄心壯誌讓他變得比平常人更加強大,在叔父項梁的指導下學習能抵抗“萬人眾”的本事。
果然,在後來的秦二世的暴政壓迫之下,陳勝、吳廣展開了震動天下的“大澤鄉起義”,開啟了反抗暴秦統治的序幕。接下來,項羽大顯身手的時代來臨了,他帶領著軍隊奮勇殺敵,擊敗了無數秦朝的軍隊,然後和劉邦各占了秦朝半壁江山,在曆史上贏得了“西楚霸王”的美譽,更是為後世譜寫了一段誌存高遠的英雄讚歌。
如果說“西楚霸王”項羽的誌向實在過於遠大,而且也是因為他身為楚國貴族的關係,才肩負起了為家族複仇的責任,那麼,作為單獨的個人而言,“功夫之王”李小龍的誌向也可以稱之為是一代傳奇。
李小龍小時候是一個喜歡調皮搗蛋、到處闖禍的孩子。一次,他打傷了一個英國督查的兒子,家裏人非常擔心,便把李小龍送到美國去避一避風頭。
這件事給年少的李小龍造成了很大的刺激,他想:不就是在學校裏教訓了一個瞧不起自己的白種人鬼佬(當時的香港殖民地人民對於那些仗勢欺人的英國人的輕蔑稱呼)嘛,更何況這一次明明是他先向我挑釁的。但是,現在為什麼反倒是我做錯了事情,要背井離鄉地跑到美國去避亂呢?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唉,孩子,這裏是英國人管轄的地盤,我們中國人在這裏反而沒有了地位,處處都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你要知道,當我們自己不夠強大的時候,就隻能夠叮囑自己事事小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李小龍聽了,心中暗自下定決心:我一定要讓自己強大起來,不僅能讓自己和家裏變得富有,而且還要獲得人們的關注,成為一個有實力、有影響的人。於是,李小龍寫下了這樣一份目標清單。
我堅定的大方向:
我,李小龍,將要成為全美國最著名的動作明星,成為好萊塢裏的第一個重量級亞洲麵孔,而且,我要讓世界範圍內的所有電影觀眾,都要知道我的名字。
我將要在我未來的電影事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要賺取得到超過1000萬美元的財富,成為富翁,我拍攝的電影都將會票房大賣。
到了最後,我會功成名就,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東方巨星,在電影和功夫這兩個方麵,我都會達到一定的高度,並且獲得屬於我自己的一種成就感,獲得我內心所希望的那種和諧與幸福。
就是這樣,帶著這張寫滿了強大意願的紙,李小龍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國。初到美國之後,為了他那長遠的目標,李小龍開始潛下心來,慢慢鑽研武術,以及如何將它們運用到實戰中去。在學校裏,李小龍成立了“振藩國術館”專門教其他對中國武術感興趣的大學生們功夫,並且樹立起了自己的武術威望。在這之後,他還參加了全美大學生武術聯賽。在大賽上,李小龍力克群雄,戰勝了一位又一位武術高手,最終獲得了武術冠軍。這時候,好萊塢的影片製作人發現了這枚碩大的“東方明珠”,開始和李小龍商量拍電影的事情。正如李小龍計劃的那樣,他慢慢地轉型為動作片演員。不過,拍電影的事業也並不是一直那麼一帆風順,李小龍的東方麵孔也經常招致非議和歧視。但是,李小龍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想起了自己的夢想,那個夢想給他前進的動力,支撐他在好萊塢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他的電影播映後,許多外國人都驚訝不已,沒想到中國人也能有如此迅捷的動作,如此剛猛的出拳,還有這麼好看的招式和動作。李小龍的功夫片讓他一舉成名,他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功夫巨星,他將自己當初的夢想目標化作了現實。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我們可以盡量樹立得高一點,遠一點,不要害怕它不會實現,因為如果我們真的打心眼兒裏希望它能夠實現,那麼我們就一定會拚命地去努力,去拚搏,去付出自己的一切,來換取夢想的實現。所以,我們的這個夢想越遙遠,我們就能走得越遙遠;這個夢想越是高不可攀,我們就能勇敢地爬上自己從未登頂過的高峰。換而言之,這份沉甸甸的夢想和寄托,將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勇往直前,去取得我們原本無法取得的偉大成就,這才是夢想的最大價值。
所以,好男人要有大目標。也許,有的男人覺得,自己的目標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這樣的目標並不遠大,也並不困難。經過一定程度的努力,這樣的目標很容易實現。有的男人理想更大一點,開個不大不小的公司,或者當個大學教授……這樣的夢想更大一些,實現它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可是,總有一些偉人,總有一些熱血男兒,在做著更大更遠的夢:拿破侖夢想著當一名馳騁疆場的元帥,在臨終之前,他依然喊著:“戰鬥,戰鬥……”為了振興中華,孫中山下定決心:“集畢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撓地從事革命事業。”丘吉爾有句名言:“觀念的君王是未來的君王。”在這種理想信念的支撐下,他達到了權力和榮譽的巔峰。
渴望成功的男人,要做在天空飛翔的雄鷹,不要做枝頭停駐的鴉雀。好男人,要樹立一個宏大的誌向!
夢想是一顆種子,總會長成參天大樹
因為給未來播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陳安之成為了世界華人成功學的第一人。12歲的陳安之隨親戚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求學之路。剛來到美國時,陳安之過得非常艱難,為了維持基本生活和學費,他曾經做過18份工作,賣過菜刀、汽車、巧克力、淨水器、皮膚保養品、電話卡、超級市場折價券,做過郵購,還當過餐廳服務員等,從17歲到21歲,他的銀行存款簿上的數字是0.00,這個數字是多麼顯眼,又是多麼刺痛一個正在為生存努力拚搏的年輕人的心髒。正當他在摸索成功方法的時候,他遇上了他的伯樂——世界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在他遇到安東尼·羅賓之後,他個人的特長、天賦和強烈的愛心得到了真正的釋放。安東尼·羅賓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賺錢的行業很多,但是沒有哪一個行業可以比得上幫助別人成功和幫助別人改變命運更加有價值、有意義”,也許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讓人受益匪淺,此後,陳安之的命運在悄悄地發生變化。與此同時,他在心中播下這樣的一顆夢想的種子:即以最短的時間幫助最多人成功。當他的雙腳踩在祖國的土地上時,看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他感受到了祖國的親切和熟悉,他再次告誡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在海外學到的成功學的知識,毫不保留地告訴給每一個中國人,希望中國有更多人掌握了先進的成功學知識,在21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於是,他苦練口才,最終成為一名超級演說家,幫助了很多人士取得了成功。一個人真的會為自己的一句話、一個承諾去不懈努力和不斷地堅持!陳安之老師在創業的時候,每天隻吃白吐司麵包、雜醬麵和礦泉水這三樣東西;一套西服穿了又穿,哪怕顏色已掉得泛白,他都堅持著自己的目標——不是成為億萬富翁,也不是開著勞斯萊斯在眾多人的麵前發表精彩的演講;今天,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堅持,能站在眾多人的麵前發表自己的演講,隻是為了幫助別人,而不是炫耀自己的輝煌。他的生命中沒有競爭對手,有的隻是朋友,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他自己,他的目標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於是他從創業最初的艱難困境中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是為了成為天下第一,而是為了教別人成為第一。陳安之老師始終相信瘋狂的努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因為這個夢想,陳安之在25年的演講生涯中堅持下來了,哪怕是同行競爭激烈,哪怕是別人說他壞話,哪怕別人說他負麵,因為他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是一個會感恩的人。他所做的並不是讓自己的人生達到巔峰,也不是讓眾人對他頂禮膜拜,而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傳授給別人,是為了讓大家都好,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就是他的信仰,他的堅持,他的付出,他的努力。哪怕隻是心裏的一小撮火花,隻要是曾經在心裏留下過燃燒的痕跡,他就會去做,哪怕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