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細節決定健康——CEO健康習慣的養成(1 / 3)

由於社會生活節奏快、心理壓力大,都市生活的繁雜,人際關係的複雜,難以避免的風險,意料不到的挫折,環境質量的惡化,生活不規律,特別是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缺乏必要的運動,使很多CEO們常陷入亞健康狀態。如能加強自我保健,建立健康的工作習慣與生活方式,就可以使自己早日從亞健康狀態中走出來,轉變成健康狀態。

學會忙中偷閑

忙裏偶然偷閑,鬧中偶然習靜,於身於心,都有極大裨益。

——“中國”朱光潛(美學家)許多CEO經常抱怨自己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沒有時間去玩,其實我們的潛意識是否已完全被工作所控製?或者你已經忘記了如何放鬆自己?其實玩最能使我們保持身心平衡。隻知埋頭工作,容易熱情缺失,不妨放輕鬆一點,學會忙中偷閑。

邊工作,邊娛樂

CEO們為了使企業更好地發展,都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正是由於這種意識使他們總處在緊張中。大腦中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從來不懂得放鬆自己。

有健康才有永遠的財富,努力不是一時就可以得到成功的結果,而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實現願望。所以,作為一個企業的領頭人,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調節,即使再忙,也要讓自己能夠完全放鬆,不要把期限、結果看得太重,懂得享受工作的過程以及休息的過程。

縱觀世界成功的企業家,成功之路各自各精彩,不過如果留心細看,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玩。像身家14億美元的美國地產大王唐納德·特朗普酷愛打高爾夫,維珍航空老板布蘭森更是什麼都玩,商場就是他的私人遊樂場。

據美國《福布斯》雜誌計算,地產大王唐納德·特朗普擁有的淨資產為14億美元。唐納德·特朗普的驚人財富及他招搖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傳媒談論的焦點。在短短20年間,他從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富翁,一落千丈成為身負巨債的破落戶,然後又借助老本行——投資地產東山再起,再度成為美國巨富之一。投資領域還拓展至賭博、體育、娛樂及交通業。他斥資拍攝的電視真人秀《飛黃騰達》更是風靡全美。高爾夫球是唐納德·特朗普喜愛的活動,不過據說他的球友經常埋怨他出手太狠。他總喜歡打長線球和選擇難度係數最大的球場來揮杆,因為他認為戰勝困難本身就是一種快樂。所以當用上最少的杆數最完美地把沙地球或水底球救上來,他就最快樂。就像他從事業穀底反彈一樣,這也是他選擇打高爾夫球的原因。

維珍航空老板布蘭森,有“商界老頑童”稱號,向以好玩成性見稱。他曾在公司派對中與眾職員齊作青蛙跳;又試過在沙灘上上演一幕赤裸狂奔;甚至先後兩次駕駛摩托艇橫渡大西洋。不過說到他最愛的嗜好,似乎還是飛行。他是第一個乘坐熱氣球跨越大西洋及太平洋的人,旅程同樣險象環生,差點賠上性命。他又從唐納德·特朗普的《飛黃騰達》中得到啟發,與霍士合作主持一個名為《布蘭森大冒險》的電視節目,帶領一班年輕人飛往全球不同目的地,體驗他過去的一些經曆。

泰國10大華企正大集團首席行政官蔡緒鋒,是一位超級圍棋迷。他曾7次代表泰國參加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得到中、日、韓3國分別授予他的棋手段位證書。世界圍棋高手吳清源也曾以個人名義授予他品位證書,肯定他在圍棋界的地位。過去10年,他還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推廣圍棋,包括組織泰國大學生圍棋賽,邀請中、日、韓棋手前去輔導等。出錢又出力,蔡緒鋒說,是因為圍棋能夠教人謀略及有原則地生活,他覺得這麼好的東西他有義務介紹給泰國人。目前泰國已從當年的圍棋處女地,發展成今日擁有逾100萬愛好者,有50多所中學參加聯賽的圍棋大國,蔡緒鋒也因此贏得“泰國圍棋之父”的美譽。

奇美董事許文龍,以製造塑化產品及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聞名世界,但你不一定知道在藝術界他也同樣出名!早在10年前《天下雜誌》就這樣形容他的住所:“1樓起居室陳列了至少500張以上的古典音樂CD與LD,2樓臥室旁的小房間,除了作畫的用具外,還排放了7把從世界各地搜購而來的名琴。”除了上班以外,許文龍很多時間都花在作畫及拉琴上。1990年,他更把自己的愛好帶給大眾,成立奇美綜合博物館,免費開放給公眾,並親手挑選西洋畫、樂器、雕刻、動物標本、兵器等展品,當中包括19世紀英國湯瑪斯·古柏·高奇的《信息》以及17世紀意大利Stradivari所做的名琴。許文龍還全球首創“借出名琴”給小提琴家演奏。由於他大手筆向英、法、美搜購名畫、樂器及標本,他的名字在國際藝術界曾名噪一時。

別等疲勞來了才休息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觀察:在一天工作的8小時內,一個工人連續往車上裝貨125噸,但下班時已筋疲力盡了。換一種工作方法,讓他每幹26分鍾後休息3~4分鍾。結果,同樣是8小時,采取這種方法卻裝了47噸,而且下班時這個工人還顯得很輕鬆,沒有疲勞的感覺。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主要是後者巧作安排,不致於使自己的身體過於疲勞。其實,在我們平時的工作過程中就應該如此,不要一味埋頭去幹,要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適當做做操,或者坐辦公室久了到室外散散步、悠悠地哼兩段小曲。

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才算是休息,休息是一種放鬆。用腦累了可以換種需要體力的事情做;用體力累了可以換種靜靜地用腦的事情做。這種主動休息對緩解疲勞很有幫助。因為及時放鬆,不僅會大大有助於提高辦事效率,而且還有利於保護你的健康,使你有可能更長久地享受人生。

越是緊張,越要休息?是的,看起來這兩點是矛盾的,其實並不矛盾。

任何一位還在學校念書的醫科學生都會告訴你,疲勞會降低身體對一般疾病和感冒的抵抗力;而任何一位心理治療家,也會告訴你,疲勞同樣會降低你對憂慮和恐懼感覺的抵抗力。

傑可布森醫生——芝加哥大學實驗心理學實驗室主任寫過兩本關於如何放鬆緊張情緒的書:《消除緊張》和《你必須放鬆緊張情緒》,他還主持研究了放鬆緊張情緒的方法在醫學上的用途。他認為任何一種精神和情緒上的緊張狀態,在完全放鬆之後就不可能再存在了。這就是說,如果你能放鬆緊張情緒,就不可能再繼續憂慮下去。

所以,要防止疲勞和憂慮,第一條規則就是:經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

這一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疲勞增加的速度快得出奇。美國陸軍的多次實驗證明,即使是經過多年軍事訓練又很堅強的年輕人,如果每小時休息10分鍾,那麼行軍速度就明顯加快,而且持久。人的心髒每天壓出來流過全身的血液,足夠裝滿一節運油火車車廂;每天釋放出的能量,足夠把20噸煤堆成一個3尺高的平台。你的心髒完成這麼大的工作量,而且持續50年、70年甚至90年,它是如何承受這難以置信的工作的呢?哈佛醫學院的華特·坎農博士解釋道:“絕大多數人認為人的心髒整天不停地跳動。事實上,在每次收縮之後。它有完全靜止的一段時間。當心髒按正常速度每分鍾跳70下時,它一天的工作時間隻有9小時,也就是說它實際休息了15小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邱吉爾已60多歲了,卻能每天工作16小時,他的秘訣在哪裏?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點,他看報告、口授命令、打電話甚至在床上召開會議。午飯之後他還要睡一小時。晚上8點的晚餐以前還要在床上睡兩小時。他並不是要消除疲勞,因為他根本不用去消除,他事先就防止了。因為他經常休息,所以能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以後。

在短短的一點休息時間裏,就能有很強的恢複能力:即使隻打五分鍾的瞌睡,也有助於防止疲勞。所以,作為一名CEO,維持工作活力和效率的最好方法是,在耗盡精力前,先補充體內的能量。你可以這麼做:

1.每隔15~30分鍾起身離開你的辦公桌,伸展腰骨,或者到處走走,這樣會減少你身體或心理的緊張和疲累。因為精神集中的工作需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你的腦袋瓜陪著你坐了好幾個小時後,就開始漸漸不靈光,開始想休息睡覺了。

2.試著安排兩個短短的休息時刻,早上和下午各一時刻。通常當你覺得工作不起勁、緊張,或是腦筋開始遲滯了,就是你該休息的時候。還有,當你處理複雜的、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或者當你陷入精神困境時,不妨先喘口氣再工作。要注意,休息時所做的事,一定要和你的工作有所區別。例如:與其和他人談一些讓人精神緊張的公事,不如讀本輕鬆的雜誌。

3.一天至少在書桌前冥想一次或兩次。

4.中午時去散散步,或者到健身房運動一下,好好恢複下午所需的體力。

5.工作時聽點可振奮活力的音樂,首選莫紮特的曲子。

6.偶爾也讓心靈健康一下(必要的話,休息一天吧)。盡情地在這天縱容自己,不要有罪惡感。

學會彈性用腦

用腦之人如何用腦,這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種藝術。把腦子用到點子上,既能提高用腦的效率,又能勞逸結合保護好自己的大腦,一舉兩得。

意大利著名醫學生理學家戈爾季說:朋友,你坐在塞滿木柴的壁爐旁邊,如果發現火燒得不旺,隻要把裏麵的木柴撥動一下,火焰立即冒上來了,木柴也就熊熊地燃燒起來。這段生動形象的比喻告訴我們,木柴通過撥弄,獲得了新鮮的氧氣,使它燃燒得更加充分。用腦之人,也可通過經常“撥弄”來調節自己的緊張神經,使腦子更靈活、更好使。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德國法西斯將戰火燒到了英國,他們動用了上千架飛機,對英國首都倫敦進行了狂轟濫炸,使倫敦變成了一片火海。可是,在這緊要關頭,有人發現英國首相邱吉爾,居然坐在防空室裏,悠閑地織毛衣呢!消息傳出,人們議論紛紛,抱怨自己的首相是個“無心人”。

其實,他們錯了。原來這是邱吉爾一種獨特的休息方式。當時,這位最高統帥領導全國人民與敵人進行艱苦的戰鬥,日理萬機,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敵人轟炸時,不能辦公,他趁此時機織織毛衣,以放鬆身心,消除疲勞。

許多CEO經常說自己有頭昏腦漲、頭痛的現象,注意力不夠集中,甚至記憶力減退。失眠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除極少數患有器質性疾病者外,可以說這些症狀的發生無一例外均與大腦疲勞有關。也就是說,我們還沒真正學會和掌握“彈性用腦”的技巧。

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從事的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勞動。其所以不同,不單單在勞動方式上,更主要是勞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和恢複的方式大相徑庭。體力勞動的疲勞主要是肌肉勞累產生的代謝產物——二氧化碳和乳酸在血液和體內積蓄引起的,這種疲勞在精神上並無痛苦,而且消除得快,恢複也方便。大腦疲勞就不同了,大腦疲勞是腦細胞過度勞累、腦神經過度緊張引起的。這種疲勞往往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結構精細、功能健全的大腦,要接收、存儲、發放無數的信息,進行頻繁的思維活動,指揮全身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隻是到了無節製地加班加點,超負荷地持久運轉之時,它才會出現“罷工”和不聽使喚,這在生理上稱為“保護性抑製”。這就明確地暗示你,大腦需要休息了,或需要轉換工作內容“輪換上崗”了。

腦組織本身是十分嬌嫩和脆弱的,它必須有充分的能量物質和氧氣供應才能維持其機能和潛能的發揮,同時又是全身最靈敏又最容易疲勞的細胞組織。據生理學家測定:腦細胞的重量雖隻占人體重量的2%左右,但其耗氧量和耗能量卻是十分驚人的,耗氧量要占全身的25%,耗葡萄糖之能量每小時要4~8克。有人估計,心髒每次射入血管的血液有16%要供給大腦使用,它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細胞要多15~20倍。為此,在腦周圍就鋪設了長達240公裏的血液輸送管道,24小時內通過大腦的血液可達人體血液總量的4倍。正因為如此,它才能擔負起巨大的工作量。也正因為這緣故,它對氧氣和血液供應的要求十分苛刻,如空氣中的氧氣量從21%驟然下降至10%,人馬上就會出現嘔吐、頭昏、心慌等;如果從正常空腹血糖含量80~120毫克降至60~70毫克,就會出現心慌、手抖、麵色蒼白,甚至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為什麼會出現這一係列反應呢?主要原因是腦細胞和其他機體組織不同,它本身沒有葡萄糖和氧氣的儲備場所,時時刻刻要靠血液輸送養料和排泄廢物。

腦力勞動者的工作方式大部分是伏案工作,一般是長時間坐著不動,頸部前傾,因此負責向大腦輸送血液的血管常處於輕度受壓的狀態,腦內的血液循環遠比不上體力勞動者暢通。加之軀體前傾,胸腔相對縮小,呼吸量也隨之有所減弱,氣體的交換自然比不上體力勞動者充分,新陳代謝產物排除也就不能很及時、暢通與徹底。這些特定的生理功能要求和勞動方式,更容易引起大腦疲勞,以致發生更多的腦功能疾病。正因為如此,腦力勞動者就應更加重視用腦衛生,學會“彈性用腦”。

首先,要強調勞逸適度。人的大腦是一部精密無比的機器,隻有精心保護,靈活使用,就是勞逸要適度,才能使它健康長久地發揮作用。因此工作要講節製、講效率,要有彈性。

其次,休息的方式要多種多樣,起到“潤滑劑”的作用,使疲勞的大腦得到更佳的休息。也可做些簡便的運動,使大腦的興奮中心及時轉移,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還可以轉換學習、工作的內容,輪流休息大腦的功能區。最常用的方法是睡一覺,哪怕是打一會兒盹,也可以使疲勞、緊張的神經得到放鬆和休息。當然外出旅遊、安排好假日和休閑生活,更不可忽視。

最後,要講究飲食營養合理,以保證腦功能運轉消耗能量的需要。

隻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用腦習慣選擇用腦方式,不管“百靈鳥型”還是“貓頭鷹型”,都能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並且提高工作效率。

熬夜有學問

由於工作關係,CEO們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事,盡管我們提倡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但是在重要工作或突擊性任務來臨時,晚上加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多種損害,免疫力也會下降。若經常熬夜,所造成的最嚴重的後遺症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很快你就發現,感冒、胃腸感染、過敏原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就會找上你。那麼,要想讓熬夜加班起到很好的效果,至少應該解決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1.加班間隙的休息問題

連續加班而不休息是沒有必要的,效果也不一定會好。在一個晚上的加班中,至少要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休息,未必要睡著,隻要閉目冥想,使大腦進入似睡非睡的狀態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有條件睡一覺的話,效果會更好。

2.工作環境的改善問題

在工作環境中,空氣質量和安靜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經過一天的工作,辦公室裏積聚了大量的病菌,所以必須打開窗子進行通風。如果外麵有吵鬧的聲音,應該帶上耳機以保持專心工作的狀態。

3.眼睛對明暗的適應問題

這個問題主要存在於半夜爬起來工作的人。因為睡覺時眼睛是閉著的,醒來突然開燈的話,必然造成為視覺神經的巨大刺激。當眼睛接受到燈光刺激後,情緒上很容易出現不愉快,加班的效果也不會很好。正確的做法是,夜間醒來時,先不要開燈,輕輕下床,走到窗口,看看天空的星雲和月亮,然後深呼吸,舒展舒展四肢,並冥想體內氣血正上行滋潤大腦。經過這些過程再去打開燈,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鬥誌很旺盛了。

CEO養生秘訣

熬夜後的補救小秘訣

睡前或起床後利用5~10分鍾時間敷一下臉(可使用保濕麵膜),來補充缺水的肌膚。

起床後洗臉時利用冷、熱交替刺激臉部血液循環。

塗抹保養品時,先按摩臉部5分鍾。

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枸杞茶,具有補氣養身之效。

做個簡易柔軟操,活動活動筋骨,讓精神旺起來。

早餐一定要吃飽,但是不能吃過涼的食物。

4.夜間的營養問題

人在睡眠時的能量消耗要遠遠小於清醒時,一旦大腦開始進行思維運作,能量的消耗就會不斷加大。隻要思維還在進行,大腦的營養需求就不會停止。所以加班的人即使不做劇烈運動,肚子也很容易感到饑餓。如果你打算在夜間工作,不妨準備多一些食物和飲料,否則肚子嘰裏咕嚕的,肯定無法安心工作。有的人消化功能不好,雖然肚子餓了,但就是沒有食欲,這樣的人一般是不適合加班的。因為大腦中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補給,必須等睡一覺後,方可利用大腦中重新蓄積的能量來進行工作。

不要半夜吃方便麵,最好以水果、麵包、清粥小菜來充饑,以免火氣太大;切忌吃得太油膩、太生冷,以免造成食積。補充水分,最好以綠茶為主,可以提神,讓您神清氣爽。但是胃腸不好或睡眠不好的人,則可以改喝一些枸杞泡的熱茶,可以明目,而且不會引起胃腸反應以及加班後持續興奮不能入眠的現象。

5.腸胃的消化問題

解決了營養的問題,也不能不重視食物的消化。不管多麼重要的工作,也應該先消化了食物再開始工作,否則體內清氣和濁氣糾纏在一起而無法分離,大腦得不到清氣的滋潤,工作效率當然也不會高的。夜間消化的方式以原地運動為主,比如站起來原地打打太極拳,按摩腹部等。

6.氣血的通暢問題

熬夜加班,必然會遇到氣血受阻的問題,除了因消化問題而使氣血受阻於腸胃以外,至少還會有身體另外兩處部位的穴道被氣血淤阻。第一個被堵塞穴道的部位是腰背部,因為太長時間的伏案工作,這個部位承受的壓力太大,所以氣血淤積於腰背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另一個被封堵了穴道的部位是頭部,由於既要用眼,又要用腦,眼部和腦後的多處穴位也很容易被乳酸所侵略。所以,要想加班,就必須做一些舒展肢體的運動,同時要不斷做眼保健操和頭部按摩運動。

下麵教你一套加班靜坐冥想術,它可以很好地緩解你由於熬夜而產生的疲勞。

1.端坐椅子或床邊,兩手自然放置在大腿上,雙眼微閉,身體放鬆,頭正頸直,呼吸均勻自然,意念集中在頸項部位,想像此處有一股氣流自下而上衝過並開始滋潤大腦。

2.靠窗站立,雙腿微屈,兩手自然放置在腿側,雙眼微閉,身體放鬆,頭正頸直,呼吸均勻自然,意念集中在雙眼,微閉。呼氣時想像疲憊被地心引力吸走,吸氣時想像地麵的支撐給自己的雙腿傳來了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帶動身體的氣血向大腦傳遞。同時,大腿上微微的痛正轉化成快感上傳到大腦,大腦獲得了足夠多的能量,於是思維開始變得越來越敏捷了。

3.盤腿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兩手折疊並自然放置在腹前大腿之上,雙眼微閉,身體放鬆,頭正頸直,呼吸均勻自然,意念集中在雙眼,感覺眼部的酸澀正在化解,剛才看到的內容正在漸漸揮發,然後眼睛越來越輕鬆。

熬夜後最好能用熱水燙一燙腳,讓緊繃的神經得到放鬆。熬夜之後,第二天中午千萬記得打個小盹。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幾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每天盡量在22:00至24: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需要熬夜,一星期最好不要超過一次。

時刻保持微笑

有微笑麵孔的人,就會有希望。因為一個人的笑容就是他善意的信使,他的笑容可以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對於一名企業領導者更是如此,沒有哪位員工喜歡幫助那整天皺緊眉頭、愁容滿麵的上司。

王飛是一家小有名氣的公司CEO,他幾乎具備了成功男人應該具備的所有優點,他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有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己和別人的毅力與信心;他大步流星、雷厲風行、辦事幹脆利索、從不拖遝;他的嗓音深沉圓潤,講話切中要害;他總是顯得雄心勃勃,富於朝氣;他對於生活的認真與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對於同事們也很真誠,講求公平對待,與他深交的人都為擁有這樣一個好朋友而自豪。

但初次見到他的人卻對他少有好感。這令熟知他的人大為吃驚。為什麼呢?仔細觀察後才發現,原來他幾乎沒有笑容。

他深沉嚴峻的臉上永遠是炯炯的目光、緊閉的嘴唇和緊咬的牙關。即使在輕鬆的社交場合也是如此。他在舞池中優美的舞姿幾乎令所有的女士動心,但卻很少有人同他跳舞。公司的女員工見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員工對他的支持與認同也不是很多。時間一長,他沒想到自己居然得了嚴重的抑鬱症。

事實上他隻是缺少了一樣東西,一樣足以致命的東西——一副動人的、微笑的麵孔。微笑,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表情了。但是有時候,它卻可以起到出乎你意料的作用。對自己微笑一下,你很快就會發現,其實問題也沒有那麼糟糕。也許這是一種偽裝的“好心情”,但是這種偽裝卻會讓你感覺更愉快一些。做個深呼吸,綻放一個笑容,對自己說:“一切都會變好。”然後努力使自己好起來。

其實,笑還是一種良好的健身運動,笑是一種最有效的消化劑,笑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研究表明,100次的捧腹大笑中所吸收的氧氣相當於做10分鍾滑船器運動的吸氧量。愛笑,是長壽者的共同特點,這是日本學者調查長壽老人得出的結論。

偉大作家高爾基說:“隻有愛笑的人,生活才能過得更美好。”笑的好處和對健康的作用已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人在笑時,下頜處於下移狀態,該部位的下移是人體放鬆的關鍵。能使人從緊張狀態中放鬆的方法,莫過於一笑,平時萬念紛飛的大腦隻有在笑的時候,才進入了無念無為的純淨狀態,大腦處於一片空白。德國科倫大學的烏倫克魯教授說,笑一分鍾,相當於一個病人進行了45分鍾的鬆弛鍛煉,這就是精神放鬆法。

一個人大笑時肩膀會聳動,胸膛搖擺,橫膈膜震蕩,血液含氧量增加,而更重要的是腦部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令人感到心曠神怡,實在是最佳的自然藥物。大笑過後,血壓會回降,減少分泌令人緊張的激素。發自內心的笑是精神狀態與免疫係統之間直接相連的“天線”,可以在瞬間增強免疫係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