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來(1 / 2)

離開常常是不得已,離開也常常是為了遠離,帶著新開始的希望,帶著對未來的迷茫,踏上未知的旅途。

當幾個學校的選擇擺在麵前時,葉如玉隻在腦海裏一瞬間掠過一個想法,就決定了選擇在這個學校複讀,重新開始。這個想法就是:“遠”。這個學校離家最遠,離原來的所有一切最遠。

行李箱很沉重,除了書外就是一些簡單的換洗衣物,如玉站在火車站台不斷向出站口湧動的人群中間,有種舉目無親的感覺。出了火車站,如玉張望了一下,幸好發現有一張貼著“昆寧大學附屬中學”的大巴車停在不遠處接站。如玉拖著沉重的行李箱,走到車邊,向司機大叔確認了這張車是開往自己的目的地之後,費力地把行李箱提上了車。這個花格子的行李箱跟隨了如玉三年,記得還是外婆送給她考上重點高中的禮物。那時的歡樂是多麼純粹,有多少親戚對如玉考上重點高中由衷地讚歎,寄予了厚重的期望。而此刻看來,一切曾經的輝煌都成了讓如玉苦惱的根源。

上車時車裏沒有幾個人,都是學生打扮的女生。如玉坐定後,看著窗外發起呆來,舉目望去,四周都是山,隻有一條小路蜿蜒而去,消失在層疊的群山之間,再看不到前路。車站很小,顯得有點荒僻,連零星幾個賣水果、零食的小攤周圍,都縈繞著山間沒有散盡的霧氣。

不知什麼時候,車上已坐滿了學生樣的男孩女孩,相識的都各自交談起來,聲音不大,氣氛放鬆得讓人昏昏欲睡,如玉不自覺地打了兩個哈欠。也不知過了多久,車竟然開了,一路顛簸,走了很久,在崎嶇山路的盡頭,學校大門出現在眼前。

這是個曆史悠久的學校,簡單古樸的大門上“昆寧大學附屬中學”幾個字掩映在綠樹叢中、稍不注意甚至看不出這是個學校的大門,沒有恢弘的大字,沒有波瀾壯闊的曆史簡介,沒有讓人振奮的口號,對如玉來說,這隻是一個最最簡單的重新開始。如玉常常想到“重新”和“開始”兩個詞,自我的鼓勵,是她總能忍過困境的支撐。看到學校大門的這一刻,如玉的心中還是掠過了欣喜。

這一所學校,在群山的環抱之中,顯得安靜和與世隔絕,符合家長對孩子安靜學習的所有期望,也適合一個高考失敗需要休養的人。

接待處的老師是個和藹微胖的女人,大大的眼睛,在講述宿舍安排和各種開學注意事項時,喜歡圓睜著眼睛,一副唯恐不詳細周全的表情,但那溫和的聲音安撫了如玉的不安和新到一個地方的緊張。跟隨她,如玉到了宿舍區。

學校一派歐式建築的風格,宿舍區在離教學樓最遠的東南角上,前麵有幾排樹木,遮住了宿舍的大部分建築,遠遠看去,隻見得到房屋的斜頂,宿舍區有兩排平房,兩排房子之間用院牆圍攏,形成一個小院子,又有一道矮矮的院牆從中間把小院隔斷。男生、女生各住一半,也有各自出入的院門,互不幹擾。這讓如玉想起,自己曾就讀的那所重點中學的宿舍樓,也是有這樣的院牆,分隔著男女生的宿舍,隻是那曾經的院牆,略微低矮些。

看宿舍的大媽,一看就是生意人,那眼中流露的是種特有的機敏,觀察人的目光毫不客氣。這樣上下打量直視的目光讓如玉覺得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