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成材先成人(1)(1 / 3)

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就像丘吉爾曾經說的那樣:“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

1920年,有個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125美元。在當時,125美元是筆不小的數目,足足可以買125隻生蛋的母雞!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男孩為難地說:“我哪有那麼多錢賠給人家?”父親拿出 125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後要還給我。”從此,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掙夠了125美元這一“天文數字”,還給了父親。

這個男孩就是日a後成為美國總統的羅納德·裏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來承擔,我們不僅要有逃避的雙腳,還應該有承擔責任的雙肩。

責任是人的社會性的重要體現,責任意識就是作為現實和確定的人對自身的規定、使命和任務的自覺,責任意識是構架人的重要支撐點,是人生踐履的意識前提。對他人、自己、社會、曆史的負責是人對自我的肯定,是人生存、交流、發展的重要人格品質,也是實現人生意義的重要行為特征。人隻有在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對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時,才能真正領略到人生的尊嚴和價值,做到自尊、自愛、自重,並為世人所尊重和敬佩,體現出自己的人生的完美。

沒有原則就等於失去自我

每個人都有做事的原則,對於別人強加給自己的原則外的事務我們要學會拒絕,哪怕它能給你帶來很可觀的利潤或其他的一些好處。因為,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是很容易失去自我的。

有一位名叫羅斯恰爾斯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開了一家名為“芬克斯”的酒吧。酒吧的麵積不大,隻有30平方米,但它卻聲名遠揚。

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那人用十分委婉的口氣和他商量說:“我有10個隨從,他們將和我一起前往你的酒吧。為了方便,你能謝絕其他顧客嗎?”

羅斯恰爾斯毫不猶豫地說:“我歡迎你們來,但要謝絕其他顧客,這不可能。”

打電話的不是別人,是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他是在訪問中東的議程即將結束時,在別人的推薦下,才打算到“芬克斯”酒吧的。

基辛格最後坦言告訴他:“我是出訪中東的美國國務卿,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我的要求。”羅斯恰爾斯禮貌地對他說:“先生,您願意光臨本店我深感榮幸,但是,因您的緣故而將其他人拒之門外,我無論如何也辦不到。”

基辛格博士聽後,摔掉了手中的電話。

第二天傍晚,羅斯恰爾斯又接到了基辛格的電話。首先他對昨天的失禮表示歉意,說明天隻打算帶三個人來,隻訂一桌,並且不必謝絕其他客人。

羅斯恰爾斯說:“非常感謝您,但是我還是無法滿足您的要求。”

基辛格很意外,問:“為什麼?”

“對不起,先生,明天是星期六,本店休息。”

“可是,後天我就要回美國了,您能否破例一次呢?”

羅斯恰爾斯很誠懇地說:“不行,我是猶太人,您該知道,禮拜六是個神聖的日子,如果經營,那是對神的玷汙。”

基辛格無言以對,他隻好無奈地離開了耶路撒冷,至今也沒能在中東享受這家小酒吧的服務。

在羅斯恰爾斯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十分珍貴的品質,那就是:拒絕的勇氣。在需要拒絕的時候,他敢於拒絕任何人——包括基辛格那樣的高官和權貴。

拒絕是一門最棘手的藝術,它經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善的行為。其實,拒絕有時候恰恰是一種美德。隻有那些能夠在適當的時候懂得拒絕的人,生活才能過得灑脫自尊。我們應該學會拒絕,學會說“不”。

有愛就有奇跡

都說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百萬台發動機,它能在必要的時候提供給你強大的力量,隻要你有一個足夠強烈的動機。可是這種動機從哪裏來呢?隻有在最純樸的愛的驅使下才能出現奇跡。

日本劄幌一位4歲的小男孩不慎從8樓掉下來。男孩的媽媽小山美真子當時正在樓下晾衣服,看到這一情景,立即飛奔過去,趕在小男孩落地之前,把孩子抱在了懷裏。

這一消息在《讀賣新聞》刊出之後,引起日本盛岡俱樂部法籍田徑教練布雷默的質疑。因為根據報上刊出的示意圖,他發現,要接到從256米高的地方落下的孩子,這位站在20米外的媽媽,必須跑出每秒965米的速度。而這一速度,在當時的日本,就是成績最好的田徑運動員都難以達到。

布雷默想,如果《讀賣新聞》沒有搞錯的話,那麼小山美真子必定是個運動天才。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同時也為了見一見這位了不起的母親,他決定拜訪一下小山美真子,看看年輕的媽媽是否真的創造了一個奇跡。

兩人的見麵地點被安排在一家茶藝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