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大宋和蒙古從公元1235年開始,一直到公元1279年的崖山之戰,宋朝徹底滅亡,期間大戰小戰無數,整個大宋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蒙古是一個遊牧民族,信奉的是以殺戮征服,所過之處,幾乎是寸草不生。在長達數十年的戰爭中,僅中原地區死在其屠刀之下的就有數千萬人之多,用血流成河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堪稱觸目驚心!
據曆史記載,蒙古軍隊每攻下一個城池,凡是反抗者,幾乎都會屠城,數十上百萬的人口,能存活下來的不足百之一二。
從兩國戰爭開始到結束,整個漢族的人口從最高峰的七八千萬人,到元朝初期的一兩千萬,人口損失高達十之七八
這些曆史陸楊前世看見時,還不覺得怎麼樣,僅是覺得氣憤而已,畢竟離他太遠。但是現在他突然來到這個世界,感覺卻遠不同了。
上次他第一次降臨神雕時,前往少林時,路過蒙古人統治之處,往往數十裏內荒蕪人煙,用十室九空都不足以形容。隻不過當時的他隻是一名無法習武的柔弱少年,雖然憤怒,卻也沒有什麼多餘的想法。
不過此時卻不同了,自己已經練得一身極高的武功,而係統又恰好將怎麼送到這個中華曆史上最悲慘的時代。倘若仍然隻是學學各種絕世武功,會會各路高手,然後收取天下美女,未免辜負了自己曆經千辛萬苦才習得的一身絕學。
至少不為這個風雨飄搖的大宋帝國,也要為那些受盡苦難的百姓出一分力才是。
也許這就是主神係統的本意吧。
其實陸楊心裏一直都對主神係統有些疑惑,不明白這個係統存在的意義。它即沒有讓自己武功厲害後去完成什麼目標,或是擊敗什麼強大的敵人,也沒有說自己厲害後,它就能升級什麼的。
係統隻不過是偶爾發布一些任務,這些任務雖然能讓陸楊變強,但是對係統本身,其實是毫無作用的。也就是說這個主神係統,一直都在做沒好處的事,不管他日後的武功再怎麼厲害,對它來說毫無影響。
陸楊突然有了一些明悟,他或許已經明白了主神體統存在的意義,它恰好將自己送到這個年代,又恰好讓自己看到了蒙古人的殘暴,最後更是恰好發布了這個任務,這也許就是它存在的價值吧。
想到這裏,陸楊開始尋思自己應該怎麼出一分力了。
大宋真正的災難是從忽必烈當上蒙古大汗開始。忽必烈此人雄才大略,當上蒙古大汗後,從1268年開始發動全麵攻宋戰爭起,到1279年大宋徹底覆滅,隻用了短短十年時間。期間,僅是死在其屠刀下的漢人就達到了上千萬之多。
如今是1243年,蒙古還是由其兄蒙哥掌控,大宋雖然仍舊風雨飄搖,卻還是勉強能支撐,在郭靖黃蓉為首的同心協力下,被死死抵擋在襄陽城外。
襄陽城地處南陽盆地南端,和樊城南北夾漢水互為依存,“跨連荊豫,控扼南北”,地勢十分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南宋抵抗蒙古軍隊的邊隆重鎮。此城一日不破,就像一顆釘子一樣,蒙古人就不敢揮軍南下。
神雕世界中,武功高強的人並不少,比如五絕,老頑童,後期武功大成的楊過等等,然而真正能稱大俠者,唯郭靖一人爾。正是此人用一生的精力,硬生生將蒙古人的步伐拖延了數十年,否則大宋或許早就滅亡了。(以上話是根據武俠藍本做背景,真正曆史原因不做考究)
隻可惜郭靖的眼光畢竟困於時代的背景,空有一身絕世武功和傳世兵書,仍然隻能做垂死掙紮而已。
而陸楊不同,他可不會困於這些世俗之事,對宋室也沒有絲毫敬畏之心,行事便不會受許多局限,也許真能做成什麼也不一定。
不過說這些還為時尚早,他目前除了一身武功外,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想要完成目標,道路還很漫長啊。
半月後,終南山下。
一匹全身雪白無一絲雜色的神駿大馬,馬上一名身傳青衣長袍的年輕男子緩緩馳來,正是一路趕來的陸楊。
此時的終南山和他當年離開時並無多少變化,一樣的巍峨聳立,高入雲霄。
“來者何人,竟然敢擅闖…咦,你是陸師兄。”他剛踏過石碑,兩名年輕道士就躍了出來,攔在前方,左邊之人竟然認出了他。
“原來是平智師弟,師弟如今不在後廚幫工了?”陸楊笑道,他也認出了這名年輕道士。
年輕道士道:“真的是陸師兄你,師弟能有今日還要多謝陸師兄當日的傳授之恩,倒是師兄這許多年去了哪裏,一直沒見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