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吳周的決定(1 / 2)

在經過一場驚心動魄、血腥慘烈的戰鬥後,

吳周軍隊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無畏的勇氣,

終於殺出一條血路,衝破重重包圍。

雖然此時隊伍僅剩區區兩萬多人,

但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們成功踏上了歸家之路,並最終回到了雲南。

他們肩負著戰友們的期望與囑托,懷揣著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堅定地朝著家鄉前進。

追擊而來的越南軍隊卻在望見吳周的接應部隊時停下腳步,

始終不敢跨越那道雷池一步,更不敢輕易越過邊境線。

即使吳周已如猛虎歸山,他們也不敢輕易有所舉動,

隻是默默注視著那道肅穆莊嚴的國界,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變化。

至於阮氏和鄭氏這兩個出爾反爾、唯利是圖之人,

則毫無羞恥之心地再次向聯軍致信,

表示此前完全是受到吳周的逼迫才不得已而為之。

如今,他們已將吳周趕回雲南,現願與聯軍攜手合作,

共同抵禦吳周可能發起的報複行動。

越南猴子的結果我們稍後再說,

剩下的兩萬吳周遠征軍經曆千難萬險回來之後,

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他們在越南的遭遇,大家為戰局的波折而提心吊膽,

也為吳三桂最後折戟沉沙而感到悲傷,更多的,則是為越南猴子的反複無常而感到憤怒,

那位將領麵色凝重地走到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麵前,轉達了吳三桂臨終前的遺言:

“聯絡北方的秦風,兩國應當合二為一,共同為先皇報仇雪恨!”

與父親吳三桂相比,吳應熊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在將領們中間的號召力都相去甚遠。

如今,大部分的吳周精銳部隊已在越南遭受重創,

僅存的二十萬大軍要想實現複仇計劃幾乎毫無可能。

與此同時,北方的政權卻在這段時間裏蒸蒸日上、蓬勃發展。

許多吳周國內的百姓紛紛難以抵擋誘惑,如潮水般湧向北方。

畢竟,人人都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

由於兩個政權本就同根同源,這些百姓前往北方並不會產生背叛的罪惡感。

在此期間,吳應熊負責留守監國,但麵對如此棘手的問題,他早已焦頭爛額、束手無策。

如今既然得到了父親的遺詔,吳應熊心想,倒不如順遂民心,將兩國合並。

這樣一來,自己還能安享榮華富貴,當個逍遙自在的王爺。

畢竟,這段時間的監國經曆已讓他對處理政務心生厭倦。

說到底,他不過是個紈絝子弟,壓根兒就沒啥從政的天賦。

在次日清晨舉行的朝會之上,吳應熊毫不猶豫地將此事公之於眾。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盡管吳應熊心甘情願,但台下眾多大臣卻紛紛表示反對。

究其原因,這些大臣們歸根結底仍然屬於大地主階級。

他們早已耳聞北方實施的政策——倘若兩國合並,那麼必然會在吳周境內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如此一來,他們曆經數年積累的財富與土地將會蕩然無存。

無論當前吳周政權的穩定程度如何,它始終代表著大地主階層的利益。

從本質上講,這依然沿襲著封建社會的那套舊體係。

這些封建官僚自然不願輕而易舉地放棄自身的權力與財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