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借雙佛眼,發現幸福(1 / 2)

曾有一段日子,我特別的煩惱、痛苦與彷徨,看什麼都不順眼,經常怨天尤人,工作消極懈怠。為了尋求解脫之道,探得幸福之源,我特地去向北京西山的一位得道老和尚請教。

我問老和尚,人生為什麼充滿了不如意?幸福究竟在哪裏?快樂到底何處尋?

老和尚先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對路邊的景色與過往的行人全然不顧。有一個人攔住了他,問道:“小夥子,你為何行色匆匆啊?”

小夥子頭也不回,飛快地向前跑,隻遠遠地甩了一句:“別攔我,我在尋找幸福。”

轉眼二十年過去了,這個小夥子已變成了中年人,但他依然在路上疾馳。又有一個人攔住了他:“喂,夥計,你在忙什麼呀?”

“別攔我,我在尋找幸福。”

又是二十年過去了,這個中年人已成了一個麵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頭兒,但他還在路上掙紮著向前挪。一個人攔住他問:“老頭兒,你還在尋找你的幸福嗎?”

“是啊。”老頭兒回答完那個人問的話,卻猛然驚醒,一行淚掉了下來。原來剛才問他問題的人就是幸福之神!他尋找了一輩子,這時才發現原來幸福之神一直就在自己身邊,而他卻視而不見。

老和尚開示道:“也許有人會笑這個人愚笨和有眼無珠。然而,人世間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疑惑道:“身在福中不知福?”他沒有解釋,卻問我:“你認為當下是不是太平盛世了?”“這個……怎麼講呢?”我有些遲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現在就是難得的太平盛世!為什麼這麼說呢?一、現在我們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二、現在想玩什麼就能玩到什麼;三、現在想去哪兒就能去哪兒。這難道還不是太平盛世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還不知道幸福,那真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啊。”

“聽您這麼一說,我也認同當下是太平盛世。隻是,為何我總是感覺煩惱與痛苦,鬱悶與不幸,迷惘與彷徨?幸福與快樂究竟都躲到哪兒去了?”

“好花要有好心賞,好心情才能欣賞好風景。人世間不缺美景,缺的是懂得欣賞的眼睛;天底下到處是幸福,但若沒有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和感受幸福的心靈,幸福便無處可尋。”

“眼睛?除了盲人,每個人都有,不是嗎?”

“除了雙目失明之人,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甚至,有不少盲人反而比雙目健全者更善於發現幸福之所在。《聊齋誌異》上有一則故事,說的是當時文人學子的文章寫得如何,都要找一位盲人來評判。盲人會將學子的書稿焚掉,因為他要依據燃燒時稿子發出來的氣味判斷文章的優劣。當他聞到氣味芳香時,便斷定作者寫出的是一篇妙文;當臭不可聞時,那文章也必定十分糟糕。他的判斷往往十拿九穩,屢試不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麵對紛繁世事,自然萬物,想看清是非得失,高低優劣,好壞美醜,悲歡離合,光靠一雙肉眼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給自己一雙‘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