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好意思,大家,本人目前還在高速上卡著,一個小時才走了10公裏,人已經快麻了,隻能繼續給大家放送我們的優秀傳統詩篇,讓大家在看小說之餘也能品讀經典。
這一章給大家推送的是被稱為“樂府雙璧”的《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
《木蘭詩》是北朝民歌,講述了木蘭代父從軍,榮歸故裏的故事,讚揚了女英雄花木蘭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孔雀東南飛》是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長篇敘事詩,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它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因詩的首句為“孔雀東南飛”,故又有此名。
本詩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主要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並雙雙自殺的故事,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以下請欣賞詩歌內容:
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複得此婦,結發同枕席1,黃泉共為友。
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複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複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複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複鬥帳,四角垂香囊;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裏。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裏。”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