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眾人都在興頭上,沒有聽見西索科的嘀咕,不然可能……
閑言少敘。
教練波波維奇和兩個助教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也都抵達訓練場。波波維奇道:
“按規矩來吧,隨機組隊,10分鍾一把,結束後休息5分鍾,打亂組合,繼續訓練。”
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幫助教練在球隊訓練中找出比較理想的球隊搭配模式。畢竟真正上賽場打球跟玩卡牌遊戲是不一樣的。大多數卡牌遊戲隻管把放上評價等級高的球員就可以了,根本不考慮這些球員如何兼容。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所謂的三巨頭、四巨頭球隊很難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時候並非1+1就能等於2,隻有通過合適的陣容搭配,才能將每個球員的特點發揮出來,而這就需要有一個優秀的教練團隊來指導。
第一次分隊對抗,文班亞馬和索漢、布蘭納姆分在一組,西索科、韋斯利、巴洛分在一組。按照身高來說,文班亞馬對位的將是身高206cm的多米尼克·巴洛。
麵對比自己高了20cm的文班亞馬,巴洛不由得吐槽道:
“好家夥,打毛呢?這往內線一杵,手一伸,那不就啥也看不見了。”
文班亞馬笑了笑:
“可沒那麼誇張,放心,全場我就隻用一招,絕不扣籃。”
“那就好辦了,我看過你的集錦,真的嚇死個人。”
“害,集錦嘛,懂的都懂。等會兒請你吃火鍋哈,放輕鬆。”
“OK,就衝你這句話,我待會兒給你放點水。”
隊內訓練通常並不需要什麼裁判員,不過也需要有一個計時的和吹哨的。這項任務就交給了大清早陪文班亞馬訓練的訓練師(這位是沒有名字的龍套,在這裏姑且稱為訓練師A)。
訓練師A哨聲吹響,比賽正式開始。
因為是3V3,所以隻是在一個半場裏打。
布雷克·韋斯利在弧頂控球,打第一波進攻,麵對布蘭納姆的防守,運了幾下球,發現沒什麼好機會,就傳給了靠近禁區的多米尼克·巴洛。
巴洛接到球,開始背打文班亞馬,他左肩一個晃動,想要帶動文班亞馬往左邊去,然後自己趁勢向右邊轉身出手,可是文班亞馬並不吃他這一套,就看著巴洛一頓操作,在轉身出手的瞬間,一條長臂封住了進攻路線,巴洛並不想第一次出手就被蓋帽,於是提高了出手弧度,很顯然,這樣的出手是不合理的,籃球直接偏出。
文班亞馬長臂一伸,收下籃板,將球傳給站在外線的布蘭納姆。布蘭納姆麵對韋斯利也沒有討到什麼好處,運了幾下球,直接傳給傑裏米·索漢。索漢麵對西索科的防守可謂予取予求,一路殺到禁區,一個挑籃輕鬆命中。
2-0
球權轉換,韋斯利控球示意巴洛過來擋拆,文班亞馬還沒反應過來,韋斯利已經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不得不說,NBA球員對於空位投籃的把握度還是很高的。三分球空心入網。
2-3
布蘭納姆一持球進攻,韋斯利和西索科立即圍上來,布蘭納姆頓時陣腳大慌,一個手抖想要傳球給索漢,結果籃球擦到西索科的指尖,改變了航線,被旁邊悄咪咪移動到禁區的巴洛撿到,這時候巴洛對位的就是比他矮的索漢了,他打算快速出手,畢竟文班亞馬馬上就會趕到,說時遲那時快,巴洛轉身出手的瞬間,從他的側後方伸出一個巨大的手掌,將籃球排出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