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淩峰(1 / 2)

玄黃大陸,天痕山脈,淩雲宗。

天痕山脈綿延數十萬裏,重巒疊嶂,其中最高峰名為淩雲峰,是淩雲宗宗門的所在地。

清晨,霧氣尚未完全散去,空氣中還帶著幾分濕氣,白玉鋪砌的淩雲宗廣場上,十萬弟子已經聚集起來,開始練武。

這些弟子,是淩雲宗的外門弟子,修為大多停留在武道四五重左右,一旦突破至武道七重凝聚氣旋,便可躋身內門,享受更高的待遇。

就在這廣場外,一座大殿角落裏,卻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目不轉睛的看著廣場上的外門弟子練武。

這雙眼睛的主人,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眉目清秀,一身灰衣,手中拿著一條掃帚,原來是打掃大殿的雜役弟子。

他叫淩峰。

淩峰是一個孤兒,被淩雲宗一個外門執事從外麵抱回來收養,長大後沒有離開,成為了淩雲宗的一個雜役弟子。

所謂的雜役弟子,就是沒有練出氣感的普通人,在淩雲宗從事各種搬運、打掃的粗活,服侍外門弟子的日常起居,一個月換取一兩枚聚氣丹的酬勞。

聚氣丹,是武道境武者修煉,必不可少的輔助品,因為武道境武者還無法引氣入體,隻有通過吞服聚氣丹積累真氣。

在世俗界,一枚聚氣丹價值千金,是最有價值的流通物。

“常伯花了大半輩子的積蓄,三百枚聚氣丹,為我爭來這個差事,有機會觀看外門弟子練武,我一定不辜負他的期望,爭取練出氣感,成為外門弟子,甚至是凝出氣旋,躋身內門,完成他老人家的心願!”淩峰一邊心不在焉的打掃著,一邊觀摩外門弟子練武。

淩峰口中的常伯,就是收養他的外門執事,武道六重煉氣境的修為,由於丹田受損,一輩子無望凝出氣旋,最終在半年前鬱鬱而終。

常伯臨終前,用所有積蓄為淩峰換來清晨演武時,打掃這座大殿的雜務,不但可以觀摩外門弟子練武,幸運的話還能遇到武道七重以上的外門傳法長老授課。

一般的雜役弟子,隻有宗門發放下來的鍛體功法,靠自己領悟修煉,至少十年才能練出氣感,而有了這個觀摩旁聽的機會,淩峰省去不知多少彎路。

越晚練出氣感,日後成就越低,三十歲之前沒有練出氣感,連雜役弟子也沒得做,要被淩雲宗驅逐出去。

嘭嘭嘭——

那十萬外門弟子中,靠後的一群弟子裏,忽然接二連三的響起空氣震蕩的聲音,淩峰依稀看到,凡是身上響起空氣震蕩的弟子皆是一臉喜色,旁邊沒有響起的弟子羨慕的看著他們。

“這是氣通百脈、真氣循環不息的征兆!”淩峰喃喃自語。

玄黃大陸,武者為尊。

武者修煉,從鍛煉體魄開始,一步步向上,分為十個境界——

一重鍛體,鍛煉體能。

二重氣感,感應體內“氣”的存在。

三重蘊氣,蘊養真氣。

四重內視,心目內注,俯視經絡丹田。

五重通脈,氣行百脈,構成流轉不息的真氣循環。

六重煉氣,錘煉真氣。

六重以前的武者,仍處於普通人範疇。

以一個沒有修煉過的成年壯漢為一個戰力計算,六重煉氣境武者是一百戰力,七重聚氣境武者擁有一千戰力,而且聚氣境武者真氣綿長,不是煉氣境武者能比的。

七重聚氣,氣彙丹田,凝成氣旋。

八重衝竅,真氣衝擊周身各大竅穴,真氣外放,隔空傷人。

九重真罡,真氣化作罡氣布滿全身,真氣不竭則立於不敗之地。

十重宗師,一代宗師,凡人頂點。

這十重境界,被稱為武道十重,武道之上的武者已經不能稱之為人類,而是人仙,絕大多數武者仰望的存在。

淩峰現在是武道一重鍛體境,在修煉的道路上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

“快了,這半年的印證學習,我已經感覺到體質鍛煉到了極限,隨時能夠練出氣感來,到時候,我就能成為外門弟子!”淩峰看著廣場上的外門弟子,眼神充滿了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