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外婆(1 / 2)

1

人在充實過後,忽然閑下來,就會發現,自己好像做什麼都沒什麼意思,這或許也就是那些個當權者和百萬富豪為什麼錢已經十輩子都花不完了,權利已經大的沒邊兒了,還是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即使不擇手段。我算不上什麼當權者或者是企業家,但我也沒能力當個聖人,擺脫人性。

老媽今天一改常態,不願意跟我談論什麼最近的情況,也不催我的個人感情,安靜的讓人陌生。我樂的清淨,看著傍晚的夕陽,享受著五月悠然的南風。一時間我竟然覺得,如癡如醉,就這樣死在南風裏,隨著他到處飄忽。

2

我媽的妹妹,小姨,但是她的女兒比我大半歲,所以我幹脆就叫上了姨媽,對於他們一家,我是沒什麼好感的,說的高端一點,那是工人階級對於資本階級與生俱來的仇恨,說簡單一點,那就是她們家心高氣傲,有些瞧不起我們家。

我姨夫,一個小資企業家,我無從得知他一年的收入,但總歸比我要多得多的多,他自從結婚以後,這是第一次回到老家。

說到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一嘴我的外婆。我一直堅信一句話,叫做兒女不和,多是老人無德。我外公走的比較早,大概在我五歲時候就已經作古。而我外婆,比我外公小了十八歲。聽上一輩人說,外公是贅婿。所以我媽,身為長姐,跟著我外婆姓。

外公三五年生人,十四歲時,他便與父親斷了聯係,因為某些政治原因,外公的父親,又是重慶某位司令的警衛員,他無力帶走外公和妻子,隻能委托一位好友照顧他們。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牆倒眾人推,委托也就成了一句笑話。

那個時代,女性是很難養活自己的,更不要說還要帶一個孩子了。外公十七歲時,他母親便改嫁到了一戶普通工匠家裏。那邊不想要外公,所以外公自然便與那邊斷了關係,開始了一個人的孤苦伶仃。

飄零十餘年後,他遇到了外婆,怎麼認識的我已經無從得知了,這件事情,除了外婆本人,連我媽也不大清楚。隻知道那年外公三十五歲,而外婆十七八歲。我外婆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姥姥,把外公招進門時,什麼也沒要,隻有一句話:生養死葬。

飄零了三十五年的男人,終於成了家,工作也穩定了下來,這讓他倍感珍惜,除了在工廠上班外,他還要每天做飯,洗衣,照顧姥姥。我十分佩服他,包括我爸也十分佩服他,能在當年還在流行糧票的年代,靠著一個人的工資,養活兩個孩子,一家五口。但對於外婆而言,這個大了自己十八歲的男人確實沒什麼共同話題可以聊。

或許是裹腳姥姥對於外婆的管教太過嚴厲了,從小吃的苦又太多,姥姥走後,在外公幾近寵溺的嗬護下,外婆三十歲便不再上班,辦了病退。那年我媽才剛剛成年。

但她也不想盡到一個母親或者說是妻子的職責,每日遊記在茶館之間,用我媽的話來說,天天和一群老頭說說笑笑,混吃混喝,不要臉。這話不該我媽來說,但道理是沒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