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丁卯年,西曆1927年,中華民國十六年。
5月,月初蔣介石率北伐軍從津浦方向北進,與張宗昌、孫傳芳於山東、蘇北一境展開混戰。當北伐軍攻占徐州、迫近濟南之時,日本突然出兵山東。
5月27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密奏天皇,於是便有了那段令國人發指的“田中奏折”,“吾人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吾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日本開始為全麵侵略中國做著試探。
5月29日,日本政府以保護山東僑民為借口,派譴駐旅順的日軍第十師團2000餘人由薌田兼安少將率領開往青島。
5月30日,日使芳澤發表出兵聲明,稱必要時派兵開赴濟南,以保護日本僑民。
6月2日,日軍在青島登陸。
同日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獨立15師賀龍部攻克開封
6月13日,馮玉祥就任河南省主席。
6月18日,南京政府北伐軍奉令以主力向日照、
沂州、棗莊、臨城線攻擊,以一部向魯南津浦線諸要點挺進。隨後,占領韓莊、台兒莊、日照、莒縣、嶧縣、棗莊等地。
6月23日,國民軍第二集團軍攻占曹州(今山東菏澤)。
6月24日,日軍千餘人穿便衣赴濟南,協助張宗昌部。
7月4日,南京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對日出兵山東發表宣言,希望日本政府“以同洲同文之關係,敦睦兩國之親善,毅然變計,立即撤退山東日兵,以平眾憤,而弭釁端”。
7月5日,日本政府決定將駐青島日軍全部開赴濟南,並由大連派兵2000人以維持青島及膠濟路治安。
7月7日,薌田率兵2000餘人至濟南,並布告稱,如“對日軍表示敵意,定當立懲”。
7月11日,日本第二次派遣陸軍3000餘人由大連、旅順抵青島。
山東事變,全國頓時一片嘩然,國人紛紛將目光集中在了身在山東的蔣介石與二進河南的馮玉祥身上。
西曆7月11日,農曆六月十三,雖然天色已近子時,河南省城開封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司令部臨時駐地,城北李園內仍是一片燈火通明,從大門到前院正堂前都站滿了荷槍實彈的士兵,全是精神亦亦地肅立在各自的崗位上。前院中一些青年軍官三五成群地或站或立,都在悄聲地議論著什麼,細細數來,並不很大的前院裏竟然擠進了上百號人。此時暑天的熱烈已經初現端倪,雖然已經是午夜,但溫度仍然很高,不過奇怪的是這李園內卻是一片清涼世界,進得院來便能感覺到一片不知來自何處的涼風衝麵而來,走進前院便好像進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裏,外麵的那片燥熱好像隻是人的錯覺一般。
這正是馮玉祥將自己的行府定於這裏的原因,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這李家老園因為李家突遭變故,從民國十三年開始這裏便成了一塊無主之地。
這個在省城非常有名的庭院此刻正陷入少有的喧鬧中,但巨大的喧鬧聲卻不是源自前院中的這百多人,而是來自正堂,此刻被當做總指揮部的前院正堂內卻一片沸騰之聲,不時有幾聲夾雜著方言俚語的斥罵傳出。
馮玉祥大馬金刀地高坐於大堂正中太師椅上,臉色青如鐵色,在燈光映照下方正的臉膛上那滿臉的怒色顯得有些猙獰,緊崩著臉一言不發地掃視著坐在下首的二十餘員將領,喧鬧聲正是這些人發出來的。
此時這支被美國《時代周刊》稱為中國最大的私人武裝力量的核心將領可謂是齊聚一堂,跟隨馮玉祥從十六混成旅起家的老將中,除了現在甘陝方麵駐守的佟麟閣,西北軍“十三太保”中的韓複榘、石友三、孫連仲、孫良誠、張維璽、劉汝明等齊刷刷地到了十二位,再加上十幾位旅級的少將,整個正堂可謂是將星閃耀。
但此時此刻,“家業”達到鼎盛的馮玉祥的感覺卻出奇的糟糕,他從來沒有象現在感覺到力不從心。正象《時代周刊》說的那樣,這支近20萬人的部隊確實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部隊,也是現在中國最大一支武裝力量,但卻已經不是當年那支隻認自己的西北軍了。眼前的這些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大將此時已經不象十六旅時那麼的可靠了,尤其是象韓複榘、石友三這二位就曾反水投靠過閻錫山,五原誓師後又回歸到了自己麾下,眼前這些人雖稱不上各懷鬼胎,但也相去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