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周克玉

《青藏風景線》是由三篇係列中篇報告文學組成的一部合集。《青藏高原之脊》以凝練的筆觸,集中刻畫了近20名共產黨員、領導幹部的形象,他們身先士卒,紮根高原,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不愧為青藏高原的脊梁;《死亡線上的生命裏程》則如一曲仰天長嘯的浩歌,講述了那些捐軀高原的忠勇官兵的悲壯故事,正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青藏線的線魂;《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鮮的太陽》塑造了青藏線女軍人以及軍人妻子的英雄群像,他們不僅直接為青藏線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用她們的英勇行為,為男軍人們樹起了一麵鼓舞士氣的旗幟。

三篇報告文學分別在《十月》、《當代》、《長城》發表後,在讀者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十月》、《長城》編輯部分別組織了作品討論會,一些評論家已寫出了不少評介文章。

我作為一個熱心的讀者,讀過王宗仁的不少作品,這三篇使我受到更為深層的感動。

王宗仁同誌,是一個高產作家,這是由於他紮根於肥沃土壤之中,由於他不分日夜地辛勤耕耘。他原來就是青藏線上的一個汽車兵,他在那裏工作、生活過7年,後來,又多次重返青藏線采訪、深入生活。從事業餘和專業文學創作30多年來,他寫得最多的、寫得最好的,還是青藏線。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他對那片土地的熾熱感情,對人民的熱受,對生活的熱愛。王宗仁同誌以堅韌不拔的精神,不停地開采青藏線這片文學創作的寶庫,吮吸生活賜予的豐厚養料,才滋潤了文學之樹葉綠果紅。

我為王宗仁同誌的成功和成長感到非常高興。更使我高興的是在王宗仁等同誌的帶動、影響之下,總後勤部湧現了一批年輕的文學新人。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已經引起了讀者們以及文學界的注目。尤其可喜的是,他們也都紮紮實實地依托自己的生活基地,寫出了一批反映生活的、苗頭很好的新作。

我對這些青年作者的茁壯成長寄予厚望。這是我們的後勁所在。

我同廣大讀者的願望一樣,希望他們緊緊地紮根於後勤各條戰線火熱的戰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