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2 / 3)

吳氏略有些遺憾的歎了口氣,接著又道:“夏寧過了年就十四了吧。”

方氏道:“可不嗎?”

吳氏沉吟一會兒,語重心長地說道:“咱以後就要慢慢尋摸了,一有合適的就定下來。”

方氏對此早有打算,她結合自身的經驗,提出幾點要求:“以後咱家這幾個閨女,我一定得得好好挑人家,那公婆不地道的,兄弟兄妹太多的,家裏不和睦的,堅決不能嫁。我和他爹也不在乎貧富,隻要家風正派,父母兄弟和氣,男方品性好就行。”

吳氏也深有感觸:“就應當這樣,買豬還得看圈呢。娘我當年就沒看好圈,結果碰上頭難纏的老騷豬。”

“噗嗤。”娘倆個想起何氏不由得笑起來了。

到了十二月初,兩家人又做好了第三批粉條,方家家裏的番薯用得也差不多了。汪老七也說先不用做了。方牛子和吳氏等人就收拾東西,準備粉條一裝上車他們就回家去。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年貨什麼的也該采買了。

汪老七來拉粉條時,就將上次的錢全結了。一家人又分了一次錢,不過,這次已經沒有那回那麼激動。方牛子又要給三個外甥女零用錢,被方氏嚴詞拒絕了,“馬上就過年了,用錢的地方多著呢。別給了。”方牛子隻得收回,心裏卻在盤算著要買點什麼別的東西。

第二天,吳氏方滿子等四人就開始啟程回家。

吳氏臨走時又道:“你家的蘿卜白菜長得也太寒磣了些,我回去讓你大弟給你拉一車來,夠你們吃的了。”方氏笑了笑,也沒拒絕。

方滿子回去沒幾天,果然拉了一大車白菜蘿卜來。不過,方寧實在吃夠了這幾樣菜,就琢磨弄些新鮮的。家裏條件有限,她能想到的也就是豆芽之類的。發豆芽是個簡單活,方氏以前在娘家時就做過。不過嫁到杜家時,何氏生怕人胃口好了費糧食,哪能允許她糟蹋東西!

發豆芽和步驟很簡單,先把豆子洗幹淨,放進大盆裏泡。泡上一天一夜撈上來瀝幹水,再用濕布蓋上,放到炕角,每天換上三四次水,夜裏也要起來換。等豆芽發出來,換個漏水的籠屜放上去,再長個一兩天差不多就能吃了。

家裏吃了兩頓炒豆芽後,杜朝南就對方氏說道:“他娘,這又閑下來了,不如我進城去賣豆芽吧,冬天菜少應該有人買。”杜朝南估計是嚐到了做生意的甜頭,腦子也越來越活絡了。

方氏點頭道:“也行。能掙點是點。”

從這以後,方氏每天泡豆子發豆芽,夜裏起來加水。杜朝南每隔兩三天天不亮就起身挑著兩個大竹筐進城。因為沒有方寧跟著,他幹脆連車錢都省了,直接步行到城裏去,晚上再徒步回來。方寧躺在溫暖的被窩裏聽著窗外呼嘯而過的北風,心裏再一次感慨這個爹真能吃苦耐勞,不知不覺中,對他的感情又加深了一些。

初來這裏時,她曾暗暗怨過他的懦弱,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她也漸漸理解了這個男人的無奈和苦楚。他隻是一個被現實和封建禮教壓彎了腰的可憐人而已,他老實木訥但同時也任勞任怨,對妻女也算負責。第二天,她一起來就跟夏寧琢磨著給杜朝南做一副防風的棉手套和護著耳朵的厚棉帽,方寧還親自做了一個圓筒圍脖。東西做好後,杜朝南嘴裏說太費棉花,臉上的笑意卻沒斷過。每當別人好奇他脖子上那奇形怪狀的東西,他就略有些自豪的說道:“閨女做的,不讓做非做,費棉花。”

如是幾天後,方寧像往常一樣聽到父親出了門,然後再迷迷糊糊的睡過去。不料,她的睡意剛來,就聽見院子裏一陣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她先是想到會不會是杜朝南忘了拿東西了,隨即又覺得不對勁。她悄悄推夏寧和秋寧,兩人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剛要張口詢問,方寧把手指按在唇上,“噓”了一聲,極輕地說道:“有賊!”兩人均是一臉驚恐。不過,她們很快就默契的交換了一個眼神,輕手輕腳的穿好衣裳。

三人還沒下炕,就聽見方氏一聲大吼:“誰?”那賊一見行跡敗露,拔腿就跑。方氏裹上衣裳,提著根扁擔就追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