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互聯網未來的六大力量31(1 / 3)

第六章E: 戰爭之王周鴻禕 戰爭藝術

3Q大戰的具體細節,在這裏就不詳細敘述了,我想說的是另外的一個故事。

話說有薑、黃、秦、孫四個朋友進飯店吃飯,一共點了魚、雞和六道小菜,但四人都是小氣鬼,誰也不願意付賬。最後想了個辦法,每個人要說一句話,這句話要包含自己的姓和一個典故,在這句話裏提到哪個菜,那麼這道菜就歸這個人獨享,而且就不用付這道菜的賬。

姓黃的搶先說:“我姓黃,黃鼠狼偷雞。”說完將雞拿到自己麵前。

姓薑的不甘示弱:“我姓薑,薑太公釣魚。”把魚也拿到自己麵前。

姓秦的一看,兩樣主菜全被拿走,更不客氣,說道:“我姓秦,秦始皇兵吞六國。”一下子把剩下六個菜都攬到懷裏。

姓孫的一看,自己不但菜沒得吃還要買單,氣急道:“我姓孫,孫悟空大鬧天宮!”說完把桌子掀了,四人不歡而散。

這個故事的TABLES版本是:

百度說: 我是做搜索的,搜索歸我。

阿裏巴巴說: 我是做電子商務的,電子商務歸我。

騰訊說: 用戶都是我的,所有東西都歸我!

360說: 所有東西都歸你?我讓你們誰也吃不成!

在360看來,這就是為什麼要掀桌子和騰訊翻臉的原因。

這個故事,其實隻說對了一半。

如我們在之前分析過的,360在砸了安全行業的鍋的時候,也一樣砸了自己的鍋。而這正是隻有360自己能做、別人做不了的商業模式,必須先打破無數個舊世界,才能捏出一個新世界來。

但是3Q大戰的影響實在太過激烈,最後都鬧到上達高層,不得不由他們來親自做調停的地步。至少在這一戰後,交戰雙方都會消停一些,而在3Q大戰後這兩家企業各自的攻防手段,也很有意思。

例如,馬八點中的“客戶端不再重要”就很值得研究。騰訊QQ和360,分別是中國互聯網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戶端。就在媒體將3Q大戰定位為“右下角爭奪戰”,並在研究Windows右下角並非隻能允許一款常駐軟件,為什麼這兩款軟件需要鬥得如此你死我活的時候,馬化騰直接拋出“客戶端不再重要”的結論。這種跳出客戶端的界限去做全局的思考,這本身所得就比3Q的所失要有價值得多。

馬化騰選擇了守,但周鴻禕依然會選擇攻。對於周鴻禕和360來說,他玩的也不是過去我們熟悉的客戶端的“免費+增值”的那一套。用他的話來說,現在除了QQ,大一點的客戶端或多或少都和他有關係,現在的360必然不會走已經被驗證的、幹不過騰訊的老路,而是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突破。

例如,新的技術手段的使用,360後來還搞了所謂的“雲查殺”。在360和金山的口水仗中,傅盛出來插了一句,360可以迅速調整服務器上的規則,讓用戶端的360安全衛士攔截可牛的安裝。這件事沒有得到最後的普遍意義上的證實(因為同樣據他講,360又迅速撤下了這一攔截,變得死無對證了),但從技術邏輯上講,360的確做得到。

在3Q大戰後,有這麼一種說法,作為中國互聯網的龍頭老大被360逼到了高管當堂落淚和二選一的局麵,非但不會有人同情,隻會有更多的小公司在360的鼓舞下挑戰騰訊。從這一點看,騰訊已經輸了;但從長遠看,在3Q大戰中的失敗隻能算是戰術上的失敗,而戰爭起最終的決定作用的,還是雙方的勢力和布局,戰術戰役級別的差錯遠不致滿盤皆輸。而360雖然達到了預期的目標,聲望也達到了最高點,但卻惹上了騰訊這樣強大的對手,從局部看360打了勝仗,但是在戰略方麵卻是輸了。

對於這種提法,我隻能同意前一半。

在我看來,360從戰略上其實也沒有怎麼輸。要打通整個產業鏈,可以從弱小的對手逐個打起,直到最後躲不過的時候遇到騰訊;也可以趁現在的有利環境,和最強大的對手打一仗並取得勝利,這會讓360在之後打通整個產業鏈的過程中對對手產生威懾力。

所謂春秋無義戰,真正的為了道德的戰爭是沒有的。隻是看怎麼能利用衝突為自己獲得最大的收益,否則就是窮兵黷武。說到底,今天的周鴻禕或是馬化騰都是戰爭高手,即便在不利的情況下也能將這種不利因素加以轉化。尤其是周鴻禕,開始改變過去猛打猛衝的風格,從全盤考慮,從其他地方獲得更大的利益。

許多得失,是在3Q大戰的盤麵上看不出來的——比如,傳說中周鴻禕到香港拉投資被拒之門外。首先這不太可信,周鴻禕在這個江湖上還是有號召力的,隻是經此一戰後的360不得不加快上市的步伐。又比如,馬化騰利用3Q大戰對騰訊內部體係進行刺激和推動,這是意外之得。

如果隻算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利用3Q大戰的影響,達到利益最大化,360在2011年必然還會堅持“以戰養戰”的原則,尋找下一個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