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的時候,我又用照相機把那塊石頭每個部位都拍了照片,並預估了埋在下麵的石頭體積,結果我得出一個結論,下麵的部分最少有3米高,也就是說,整塊石頭露在地麵上的也有1米多高,整體的話,已經超過4米了。
這可不是小工程!
在收集了大量關於這塊石頭的數據後,我和衛超隻能遺憾的離開那裏。畢竟如果對方要搬走這塊石頭,我們也是沒辦法阻擋的。現在隻能從收集的數據中獲得什麼信息吧。
我和衛超在象山丹城的一家小旅館住下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和衛超一同研究這塊奇異的會發聲的石頭了。說是我和衛超一起研究,其實是我跟著衛超研究。我們把所有的照片都清洗出來,然後逐個比對,從每一張圖片的每一個角度開始比對。
一絲一縫,這一次衛超研究的更仔細了。因為我們首先要把風的因素給排除掉,什麼樣的縫,吹過多大的風,會產生什麼樣的聲音,一點一點,都要研究清楚。
這一點是精通地質學的衛超強項,整整化了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把所有的聲音都整理出來了,接著是排除所有的雜音,留下有科研價值的聲音。
對於這一塊,我和衛超兩個都犯起了迷糊,畢竟我們都不是這個專業的,要從一絲一毫的音波中透析出有用的語音信息,那需要非常的專業的人才能辦到。現在我們手頭裏將近有2G大的音頻文件,我們先是排除一些明顯是無用的音頻信息,經過三天的奮戰,我們終於留下了不到20M的,留待詳細分析的文件。
看著光盤裏的文件,我和衛超兩個人都麵麵相覷。現在該怎麼辦?我們兩個人一時都想不到。還是去散散心吧。
說起象山縣,還是挺有一點文化底蘊的,當地有著不少特產,因為靠近杭州,我和衛超兩人也品嚐了美味的杭州小籠包,和一個當地的老師傅交談中,我們得知了一個令我們非常感興趣的信息,在寧海縣城裏有一條石頭街。
這條街的名氣也不算大,不過對於一個小縣城來說,算是一個不錯淘寶的好地方了。不少走私偷渡,還有當地農民挖掘來的奇石怪山都放在這條街上來賣。
我們兩個在街邊討問了一個的士司機,讓他載我們去石頭街。
到了那石頭街,我們就聞到一股古色的氣息,石頭路,石頭房,清澈的井水邊,不少婦女大媽正刷洗著衣服,同時興奮的交談著,一邊問路,我們一邊前行,終於在一個拐角處,看到我們的目的地——石頭街。
一塊大約一米高的石碑被豎立在街道上,上麵書寫著蒼勁有力的書法—石頭街!
我和衛超兩個人徑直走了進去。走進去我才看到一股別樣的感覺,整個石頭街,就好像街邊的小販,所有人都在地上鋪了一塊草席,然後草席前放著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石頭。還有一些則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連我都說不出名字的東西。有些攤位還有不少人圍上去觀看,而那攤主則大聲叫嚷著,好像菜市場一般。
衛超當即眼睛一亮的獨自上前而去。我恍然一笑,衛超自小就喜歡研究稀奇古怪的東西,對於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更是重點的研究對象。
或許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些隻不過是石頭而已,但對於像衛超那些精通地質學,宇宙學的科學家來說,這些東西,裏麵可蘊含著不少奧秘。
我跟著衛超走向一個長的非常高大的當地人麵前。這個人的攤位前擺放的東西少的可憐。零稀得隻有三個瓷瓶和五塊大小各異的石頭。衛超指著其中一塊絲毫不起眼的石頭問到:“老板,這塊石頭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