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中,鴉雀無聲。
良久,才有一名警官開口問道:“是‘裁判’潛入使用過那台電腦?那至少應該明裁判在那個地方出現過,現在可能會留下什麼線索才對!”
張嶽峰搖了搖頭:“電腦上除了房間主人的指紋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人的痕跡。此人現在已經被當地警方審訊,但是他卻的確什麼都不知道,並在知道自己被‘裁判’黃牌警告之後,還立刻向當地警方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
“封鎖當地所有交通出口,挨個排查呢?”
張嶽峰:“已經落實下去了,但是根據‘裁判’之前在紐約在IA部署下殺死富商還成功撤退的經曆來看,基層警察能抓到‘裁判’的幾率不大。”
“‘裁判’這次不是已經宣告了他的刺殺名單麼?”一名警官道:“我們可以守株待兔,在刺殺目標身旁布置警力,一旦‘裁判’出現,就將他就地抓獲!”
另外一名警官道:“美國人也是這樣做的,但是‘裁判’現在還不是逍遙法外?”
一群高級警官、警監爭論不休,張嶽峰旁聽了一會兒,然後道:“在所有刺殺目標身旁布置警力保護,按照‘裁判’的作案習慣,一般都是在‘警告’之後的第三對目標動手,但是這一次他一次性宣告了十名目標,究竟會從哪一位先下手,我們無從得知,隻有處處做好準備。”
張嶽峰站起身來,目光沈靜:“各位同誌!‘裁判’將再次在國內出手,這意味著什麼,諸位應該也都清楚。令IA都折戟沉沙的國際連環殺手,若是能在華國被繩之以法,將是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聲望的大好機會,請諸位全力以赴!”
“是!”
“裁判”再次出手,新一波的一輪熱潮直接將社會上其他娛樂新聞、時政新聞全部蓋過,一百個上網關注新聞的人裏麵,三四十個都在熱議和“裁判”相關的事情。
網上的議論鋪蓋地,什麼某某明星又出軌啦、某某電影又上映啦之類的新聞,全部都被關於“裁判”的熱議壓了下去。
甚至不乏某些娛樂公司,已經開始蹭這個大IP的東風,宣布開始籌拍“裁判殺手”的網絡大電影。
隨便登錄網上,打開一個論壇,十個發言裏麵,接近一半都是在討論“裁判”的事情:
“裁判也太狂了吧?上一次敢這麼狂的,現在墳頭草得有三丈高了吧?”
“殺死那些喪盡良的富商!裁判做的沒錯!”
“講道理之前媒體的猜測沒錯,裁判竟然真的是為了保護環境才殺人的?是不是有點像夜神月?”
“樓上難道還以為裁判也有死亡筆記?手動滑稽”
“不管怎麼,裁判應該是華國人吧?畢竟是現在國內首先作案的不過能在美國把老美們都耍的團團轉,也算是為國爭光了?”
“這也算是為國爭光?你們知不知道裁判的所作所為對我國造成了多麼嚴重的經濟損失?多少人因此而失業甚至流落街頭?這頂多算是家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