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下一次場景將在三後開啟。請所有參與此次場景的被選中者做好準備。)
(通知:下一次場景將在三後開啟。請所有參與此次場景的被選中者做好準備。)
“地球意誌,為什麼這一次的場景來的這麼快。不是一個月才會進入一次場景嗎?而且為什麼會隻提前三開始通知?之前不是提前十便進行通知嗎?”
突如其來的通知,瞬間擾亂了陳行的計劃。
地球意誌:“因為二階正式場景空間構造複雜,受外界因素幹擾較多,前置通知時間不定,開啟時間不定。”
地球意誌這樣一講,陳行也無話可。緩了一下之後,開口道:“那我可以提前知道這次場景的信息嗎?”
“此舉違背被選中者公平競爭原則。”
“好吧。我明白了。”
陳行結束了和地球意誌的交談之後,沉吟了一會兒,從身上拿出了另外一支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
“知機,是我。”
“嗯,你也收到通知了?三之後?”
“你是我們很有可能進入同一個場景?看來通過了進階場景的被選中者果然寥寥無幾。”
“好的,我明白了。三的時間,我趕不回去了。我們場景裏麵見吧。”
掛了電話,陳行長籲一口氣,沉思起來。
距離進入場景的時間還有三。正常情況下,陳行現在預定機票的話,趕回香港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陳行卻不能這樣做。
這一次赴美,陳行一共發出了十一張黃色警告卡片,其中五位已經到了警告期限,收到了陳行的紅牌。
另外還有六位的警告期限也會在接下來的兩內依次到期。如果陳行這個時候撤回的話,那麼之前所豎立的雷霆之勢毫無疑問就會大打折扣。這是陳行所不想看到的。
所以,沉思許久之後,陳行又撥通了另外一個電話:
“靜菲,是我。”
“嗯。你應該也聽知機了吧對,我不回去了。”
“幫我密切監視剩下的目標,鎖定他們的方位吧。名單中最後一個是在兩後,我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
“嗯,好的。我會心的。再見。”
掛斷電話,將杯中的咖啡一口飲盡。陳行掃了一眼手機上的某個地址,站起身來,走出星巴克,在街道邊伸出手:
“i!”
媒體的狂歡還在繼續,而且愈演愈烈。
網絡之上,關於“裁決殺手”的討論鋪蓋地,痛罵者有之,憎恨者有之,讚同者有之,總而言之各種言論五花八門。熱度有望像華國境內的情況靠攏。
而相比於媒體和普羅大眾的言談無忌,那些受到黃牌並且漸臨警告期限的當事人,都陷入恐慌當中無可自拔。
“裁決殺手”事件擴散至此,媒體已經完全將華國的“驚蟄連環殺人案”挖掘了出來並聯係在了一起。神秘殺手的行為規律,也被剖析出來,為公眾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