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停在原地。陳行拉開車門下了車。司機剛想要喊著付錢,但是看到陳行沒有遠走的意思,又將聲音咽了下去。
陳行前行幾步,站在了河岸邊,注視著下麵嘩嘩流淌的墨汁般的黑水,以及裏麵大片大片浮著的油汙,目光順著水流回溯,就看到在上遊處,一排六個巨大的髒兮兮的管道假設在那裏,印染廢料和化工加工的汙水源源不斷的從管道裏麵流出,然後融彙進河水裏。
工廠後門打開著,剛好有一名穿著工服叼著煙的男子,推著一輛垃圾車,輕車熟路的來到河邊,輕輕一斜,那垃圾車裏麵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就嘩啦啦的落在黑水裏麵,不一會兒就與原本的黑色難分彼此。
工服男子晃悠悠的將嘴裏的煙屁股也彈進了河裏,推車空空的垃圾車輕輕鬆鬆的回去了。
陳行一直注視著他的背影消失,然後回到車上。
“回市區。”
司機鬆了一口氣,放下手刹,一踩油門:“好嘞。”
兩個時後,的士在柳巷商圈停下,陳行支付了將近七百元的高昂車費之後走下車,發現色已經有些昏暗了。這一來一回,已經到了黃昏。
陳行隨意走進旁邊的開封菜館,一個人點了三個套餐之後,坐在角落裏麵一邊吃著,一邊拿出手機,點開最新的一條消息:
“您要的資料已經發至郵箱,請查收。”
陳行打開手機郵箱,隨著手指的滑動,一片調查報告躍然於的屏幕之上:
李開隆,太原李村人。高中輟學之後進入社會打工,混跡數年之後積攢了一筆積蓄,在清河旁開了一個染坊。此人頭腦靈活,善於左右逢源,利用各方人脈將生意越做越大,最終染坊變成了大染坊,甚至還變成了一片廠房,還加入新的化工業務。
此外,此人名下還有一個設計公司,一個裝修公司,以及兩家酒吧和在省內都有名氣的連鎖酒店品牌。白手起家打下這篇基業,可謂是實打實的成功人士了。
隻不過,此人成功背後的代價,是曾經清澈見底的清河,變成了如今汙濁不堪的黑河。原本在清河下遊的三個村莊,數百戶人家,也因為不堪汙染荼毒,紛紛搬離。不過因為清河地處偏遠,地理位置也不是特別重要,所以乏人問津。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關注清河這片區域的汙染問題,四年前有一位年輕的記者揭露了清河的汙染情況,當時在省內還引起了不的轟動。不過最後卻被李開隆走各方關係給強壓了下來,甚至在過了大半年之後,那名揭露清河汙染情況的記者也不知所蹤了。
陳行默默的注視著手機上呈現出的兩張圖片。裏麵都是同一條河流,其中一張雖然是黑白照,其中卻有孩童嬉笑著在河裏摸魚,即使隻有黑白二色,卻依舊能透過那清澈的水麵直視河底的卵石。
而另外一張,雖然是高分辨率的彩照,河麵卻汙濁不堪,油汙和垃圾漂浮著,隔著屏幕似乎都能聞到那令人作嘔的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