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姐租房開了家網店經銷家紡產品,網店生意不錯,已經是皇冠級別了。兩年多來,不管生意多麼繁忙,一直是她一個人在打理。她不經常外出,所以同一棟樓房裏的人對她不太熟悉,也不清楚其作息規律。

後來她在老家的父親因為一直聯係不上女兒,就打電話給房東,請其幫他找一下。沒想到的是,房東打開夏小姐的房間,發現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口吐白沫,已無聲息。經調查,當地警方排除了他殺,疑是因為疲勞過度而死,且是死了幾天後才被發現,發現的時候,屍體已經開始發泡了。

此事發生後,在全國各大論壇迅速引起網友的關注。有網友發帖說:“認真細讀每個字,有切身體會者必定明白其中的心酸,這些天,自己因為忙在電腦前,幾次胃疼得厲害。看了帖子,讓我也想到了,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以此帖為例,再忙也要照顧好自己,祝大家健康快樂!”看看這些心聲,排除他殺,警方的確有理由認為夏小姐是因長期疲勞而導致的猝死。

夏小姐的離世,讓人備感沉重。窺一斑可見全貌,從一個人的不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下人們的普遍的工作狀態:過於關注通過工作得到的經濟結果,自動忽視產生結果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們可能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問題,這些問題恰恰讓我們離想要的結果更遠了,甚至背道而馳。

比如夏小姐的身體狀況在平日的工作中一定有所反映,隻是被她忍著、拖著直到出事那天;比如她過度依賴網絡,從而忽略了與周圍人的溝通與交往;比如她過分在意經濟結果,不肯找人分擔。不同的人會碰到不同的一些問題。

工作是人們的一種常態,除了一些富貴閑人,每個人都在工作著,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工作本應該是一個過程,我們卻隻把它當作一個結果,不管不顧地去追求,丟掉了很多美好。

要如何工作,或者說要以怎樣一種狀態來工作,才能讓生命更積極、更隨性、更自在一些?答案是輕鬆、高效、愉悅地做工作,工作本身也是享受。

“輕鬆、高效、愉悅地工作,不但他人開心,自己也感到快樂。”

如果能夠實現的話,那真是再好不過了。工作是人生食糧,不愉快便失去意義;以義務感麵對工作,更無法獲得幸福。

既然一定得做,不如開開心心去做,不如真心地享受工作。因此,整理術應運而生。整理是非常積極的行為,在你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問題,你都能拿來做一番整理,隻要徹底執行,工作環境、工作狀態就能大幅改善。當然,就像數學中的“極限”一樣,隻能無限靠近,卻不能到達。所以本書並非是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與讀者分享一種“如何享受工作”的方法論。

張德芬說她深信,當人把自己的內在世界調整得很好的時候,他的外在世界就會自然而然變得很順利。這就是說當你把自己各方麵的狀態整理到最佳的時候,你所想要的結果大概也就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