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聽到他的名字,兩眼放光:那個帥帥的大叔……

80後聽到他的名字,手舞足蹈:策神!策神!Day day up!

70後聽到他的名字,眉飛色舞:誰說過了30歲就不幽默、不fashion?

60後聽到他的名字,故作深沉:這個人還有點味道!

……

他,就是幽默睿智、玉樹臨風、貌比張衛健、才比蘇永康、親切似倪萍、粉絲遍布七大洲四大洋的主持人汪涵。

一次,美國某高中一名校花應邀參加汪涵主持的節目,在飛往中國的航班上,坐在校花身旁的中年華人醫生聽說姑娘是去見汪涵的,興奮地說:“我是涵迷,請一定轉達我對他的喜愛!”這位醫生同時還請校花在節目中念他寫給汪涵和節目組的贈言,美國姑娘還沒見到汪涵,便先感受到了他的名氣。

看汪涵與搭檔主持的節目,男女老少都笑得前仰後合,很多時候會把他的節目找出來看第二遍、第三遍,也不覺得無趣——不得不說,汪涵最厲害的就是會說話。即使有其他主持人站在台上,或者有大牌明星在身邊,汪涵的光芒都無法被掩蓋。

作為他的資深粉絲,在看了他的N期節目和N次采訪之後,我自問:我們能像他一樣能說會道嗎?我們可以通過說話讓自己的生活更快樂嗎?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給自己安排了一個研究課題——“策神是怎樣煉成的”。

“策”是一件表麵輕淺、實則內涵豐富的事。汪涵說:“我所理解的‘策’,應該是幽默的自嘲和善意的諷刺,而不是胡說亂說,沒有根基、沒有內容地說。”“策”中有樂,“策”中有智,“策”中更有生活曆練出來的一份豁達。汪涵被稱為“策神”,可見他說話的功力已經到了非總結不可的地步。

說到這裏,很多人忍不住會問:說話還要學?是的,不信請你回答我:我們為什麼要說話、交流、溝通?

×××萬年以前,猴子甲走到地上見到猴子乙,立刻驚歎:“哇,你也直著走呀!”猴子乙同歎:“我們都會直著走哦,好有趣!”它們手舞足蹈地發出唧唧喳喳的叫聲,分享那份後腿直立的快樂。慢慢的,表意豐富的語言代替單調的叫聲產生了。

需要聲明的是,專家不用出來辟謠,這個想法是本人以美好的想象為基礎掰出來的。不過,語言產生的真正原因,也不外乎如此吧。

社會越進步,我們越“聰明”,語言就越需要精益求精,但如今我們看到的是語言正在僵化,形成各種各樣的套路,我們用其來作報告、拍馬屁、應付客戶、忽悠老板、編造上班遲到的借口……卻忘記了語言的最初目的。你知道,生活中多少誤解是因為溝通不暢產生的,如果你選擇另外一種表達方式,結果就會大不相同。

這是一本說話書嗎?這是一本笑話書嗎?這是汪涵的粉絲搞的一本紀念冊嗎?都是,也都不是。這本書能給您的是策神在生活中流露出的點點滴滴“策”的精神和自由隨意、快樂生活的態度。汪涵曾經說“想過一種‘仙’的生活,那是我自己的時間,隻要不妨礙別人,我怎麼開心就怎麼過,隻要覺得舒服、快樂就可以了”。書裏講的說話之道,都很普通、很淺顯,但是確實能使我們與他人交流更順暢,同他人講起話來更有趣味。

每個人的資質都不同,同樣的靈鷲宮神功,虛竹練了功力大增,梅蘭竹菊四劍練了卻受傷昏暈。看過這本書後,您可能靈光亂迸,一下子成為策神汪涵那樣的講話高手;也可能隻是哈哈大笑,學以致用卻還需要時日,這都沒有關係。雖然講話能使生活快樂起來,可快樂本身並不是隻有講話才能帶來的,不是麼?

感謝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朋友,您在這本書中找到語言樂趣的同時,也了解了作為作者的我想要表達的心意,這對一個寫書的人來說,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此最後套用策神常說的一句話對您說:“難恩達那嘎!”這是地道的湖南話——麻煩您了!

另外,特別在此囉唆一句:如果您沒看過汪涵的節目,建議不要閱讀本書——《汪涵的說話之道》,他說話最精彩的當然是在他的節目中,粉絲分析難免會帶上個人色彩,而且對他的說話智慧也有掛一漏萬的嫌疑。希望我的這本書不僅能幫您回味汪涵帶給我們的快樂,也能為您打開一扇快樂生活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