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鄂縣府內,朱儁身居首位,下邊羅列坐著秦頡,曹操,張超等人,劉浩則站在大堂中間,不住的說些什麼,一時之間在座的諸將都是點頭稱讚。
“給徐刺史送信的信差已經回來了,他說徐刺史已經在宛城北麵十裏處的一處密林中設伏,就等著明早張曼成從哪經過了,咱們現在還有一萬五千大軍,我建議兵分五路,每路三千人,依次在沿途設伏,張曼成急於前往冀州,必定不會戀戰,這樣就有利於我軍,隻要我們伏擊之後進行追殺,如此一波接一波的伏擊和追殺,定能大敗賊軍。”劉浩講完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待大家一起商討。
在眾人都點頭稱讚之時,一直沒有發話的曹操站了起來,開口對著劉浩問道:“子軒怎麼這麼確定,黃巾賊軍會明早突圍前往冀州,如果他們沒有出城,我等不是圖做無功之舉嗎?”
“嗬嗬!也不怕大家笑話,黃巾軍中的三個將領已經棄暗投明,投奔與我帳下,此消息便是他們帶來的,決無差錯,倘若有錯的話,我甘願受罰。”
秦頡聽聞黃巾軍的將領投靠了劉浩,不由大怒道:“劉浩,你枉為漢臣,竟然包庇亂賊,前些時日我就聽說你收留了一個賊軍,沒想到現在你有收留了三個,你難道也想造反嗎?”
劉浩聽聞秦頡如此說來,搖了搖頭說道:“秦太守此言差矣,我這不叫包庇,你可以試想,我收留三人,便能剿滅數十萬賊軍,如此一來不僅我軍減少損失,也能為我大漢贏得好名聲,再說了他們已經真心悔過,並且此破敵之策還是他們所出,如果真能剿滅叛軍,他們也算是將功贖過了。”
“哼!你可知如此一來,便給他們帶來有利為賊想法,再說了誰知道這是不是黃巾賊軍的奸計,如果這是他們設的奸計,你該如何應對,難道要我數萬大軍與你一起送命不成。”
“秦太守嚴重了,我劉浩自從長社一戰一來,並無一敗,我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怎麼會讓大家如此來做,既然如此,我便帶領我那兩千兵馬好了,你們不去伏擊,我自己前往,如果此戰機沒有把握好的話,那麼張曼成去往冀州的途中,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遭殃,采不采納我的計策,就隨你們自己好了。”劉浩越說越生氣,就要準備破門而去。
“好了,既然子軒有此信心,應該不會胡來,如此就由子軒在第二處伏擊,張超第三處,曹操和徐頡依次類推,我在最後處西鄂精山處伏擊,此戰事關能否平息黃巾賊軍,希望大家盡力而為,不要在那爭鬥什麼了,趕快去準備吧!”坐在首座的朱儁發話後,眾人算是沒有了意見,分別回去準備了。
天蒙蒙亮,張曼成便帶著十萬黃巾軍從宛城北門向外走去,至於城中的婦孺,此時還在熟睡當中,根本不知道自己跟隨的黃巾軍已經舍棄自己獨自向冀州而去。
沿著渭水,十萬大軍連綿數裏,當前軍度過一片密林之時,突然從林中射出一大片箭矢,中軍的黃巾士兵瞬間就倒下一片,隨後便從林中傳來了喊殺之聲。
這突然出現的伏兵,弄得黃巾軍手無舉措,隻好倉促應戰,不過張曼成怕被大軍包圍,趕緊召集眾將向北而去,留下一萬來人抵禦伏擊的漢軍。
如此向前前進了十裏左右,張曼成的中軍又被一群從小山坡上飛來的箭矢射倒一片,繼續分兵抵抗,張曼成帶著剩餘的士兵趕緊向前跑去。
天近晌午,張曼成已經遭受到了四五次伏擊,此時剩下的士兵隻有五萬人不到,此時也到了西鄂城下,張曼成不敢攻城,準備繞過城池繼續前進,此時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隻能不停的往北前行。